第一百零四章 五色石,本末倒置不顾众生(3/5)

或许是将近傍晚的缘故,已经没有香客了,河神庙显得很是安静。

她和祝青青就此上岸,后者摸出来一枚丹药,塞到黑鱼口中,然后跟了上来。

等到了河神庙前,谢怜看到了一块立在庙门口的石碑,上面写满了文字。

目光下意识的看去,然后呆住。

“竟然又是一位忠义之士。”

谢怜读完石碑后发出感叹。

这块碑文上记载着河神的生平过往。

其名为霍平南,也是一位青史留名的人物,在他那个时代,外夷入侵,帝室衰弱,先后三人皇帝,或擒,或降,或死。

颜面丧尽,人心尽失,整个帝室随之南迁,放弃了大片土地。

而霍平南在帝室南迁十四年之后,于广宁府起义,获得广泛响应,从此之后,整顿武备,治理民生,与外夷几番交手,皆战而胜之,铸造了一支铁军。

霍平南从小受忠君教育,屡次击退外夷之后,派遣使者请帝室回归。

但帝室早已丧尽胆气,虽然仍然手握南方大片疆土,但却失去了北伐的信念,不仅没有回归的想法,反而担忧和霍家军扯上关系,而被外夷所记恨,于是公然斥责霍平南“无君无父”之举。

转眼已是七年,霍平南孤军奋战,终究不敌大势,最终被外夷八方围剿,驱赶到这枫桥渡之中。

仅剩八十余众,投江自刎。

又二十年,外夷彻底吃下北方大片疆土,再次整顿大军南下,南朝帝室望风而逃,仅仅三年时间,国土全境丧失。

之后,又过七十年,在外夷朝廷的压迫之下,天下义军四起,推翻了外夷,再造神州。

新朝建立之后,当地百姓感念霍平南的功绩,为其在此立碑立庙。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天地有感,将其从沉睡之中唤醒,真的赐予了河神之位,掌管枫桥渡四十里水域。

从这个方面来看,枫桥渡河神要比长兴县城隍和小宁县城隍要有名的多。

不仅这里立下了碑文,供后人感怀。

就连河神庙的墙壁上,也写满了祭文。

比如说这篇。

“将军出于草野之间,时有帝室失天下,外夷入侵,民间纷乱,遂有将军东征北讨,屡平bào • luàn,征战七年有余,奈时运有其穷极,孤军奋战,独木难支,遂有此败,非战之罪也,今神灵不昧,其鉴垂今,尚飨!”

像是这样的祭文很多,墙壁上写的密密麻麻。

这让谢怜看着颇为欣慰,像是这种英雄人物,千百年后仍然被铭记,这就是对其最大的褒奖了。

时间最终会给古人一个公平的待遇。

霍平南成一代名将,忠义爱民的典型,在史书上有记载不说,还有人为他专门著书立传。

而那个胆小如鼠的南朝帝室,则是彻底被钉上了耻辱柱,也不知道遭了多少唾骂。

别的不谈,就说这墙壁上的祭文,就有不少在感念霍平南功绩之余,顺便大骂南朝帝室的。

“你去过的地方比较多,你说天底下像是这样的庙宇多吗?”

谢怜问道。

“多,肯定还是多的,不过一般像是这种古代义士,名臣,多是会得到城隍之类的册封,而山神,土地,河神之流,人族占比并不能算很大。”

祝青青到底还是有些阅历的,虽然不明白谢怜为什么要这么问,但还是把自己知道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像是枫桥渡河神这种情况,其实是少数,他就战死在这里,因此被百姓铭记,为他建立了庙宇和金身,但这世间的山川,又岂能处处有人战死?处处有人铭记呢?因此,大多数山神,河神的位置,都是为山精野怪所占据。”

谢怜点了点头,这个情况她是知道的。

清羽道人在笔记之中也谈过这个问题,世间灵秀的山川,各自有各自的气数,如果能得到神位,对自身的修行可是大有好处的。

所以山精野怪之流,往往都会谋取神位。

只是要获得神位并不容易,还要经历一番考验。

但是这种能够被自行谋取的神位,一般都是小神,毛神范畴。

那些名山大川,则不是谁都能随便谋取的。

就比如说丹霞山,且不谈丹霞山有没有山神,即便是有,八成也是丹阳子安排的自己人。

那些大型的灵山所拥有的气数一点都不比岷江小,肥水不流外人田,仙门肯定是要握在手中的。

灵山如此,大江大河更是如此。

就看这岷江便知道了,老龙君虽然死了,但是却将位置传承了下来。

即便是龙孙不能化龙,位格匹配不了,那也容不得外人插足,非得是龙族内定才行。

“青青,你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谢怜眼睛在看着墙壁上的祭文,但心思却变了。

“哪里奇怪?”

祝青青看了看墙壁上的祭文,很正常啊。

“你看,像是霍将军这种前朝义士,生前战功赫赫,庇护一方百姓,死后英灵犹在,被无数人纪念,他这样的人,获得这个神位乃是合情合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