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争解元:如何取得一个科举名额(八)(4/5)
786年
(唐德宗贞元二年)李处士生。李处士的祖父是李商隐的曾祖,李处士是李商隐从叔。
德宗贞元年间其父获任长安郊社令,太常寺下属官员,从七品下,掌管宗庙祭祀等。
约804年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18岁。以“乡贡”身份,参加科举考试,不中后在长安太学读书。
约805年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唐顺宗永贞元年)19岁。其父“违恙”,回郑州荥阳居家休养。其退学陪护。后持续侍父“二十馀岁”,并专心注经,作古文和古体诗,不再参加科举,也不作应考的今体诗赋。德宗崩。顺宗继位,进行“永贞革新”。不久,顺宗因病内禅,改革失败,宪宗继位。十月中,德宗下葬。其父所谓“违恙”,可能与皇权更迭和政治改革有关。
812年
(唐宪宗元和七年)26岁。从侄李商隐生于河南获嘉。
821年
(唐穆宗长庆元年)35岁。约从本年起,教授李商隐、李羲叟兄弟等人孔孟、五经和古文写作。李商隐父卒,李商隐兄弟扶灵自浙西回到郑州荥阳。
穆宗拜沂州刺史王智兴(62岁)为武宁军节度副使,率军讨伐河北叛军。
822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