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并州乱局(1/4)

翌日,张渊带人远行,张角特地调拨一百力士随行护卫。

身为太平道道主之一,若无卫士守护,自然说不过去。

再则,美稷之行关系到起事大业,张角也不敢等闲视之。

……

并州,西河郡北部,美稷县。

美稷县与赞皇山之距离接近千里,待得张渊一行人赶至时,已是七月一日。

这一日,碧草幽幽的平地之上,一队百余人的马队正在不紧不慢地前行。

牛羊哞咩,良马驰骋,间或有牧犬奔行。

湳水蜿蜒流淌,为无以计数的草木提供了生命源泉,也造福了沿岸数十万民众。

一处高坡上,张渊勒马停驻,眺望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

这一路行来,人群密度不断降低。

及至通过太原郡,进入西河郡境内时,更半日也见不到一个人影。

但在经过长城一线后,人群密度却再次上升,同时更随处可见牛羊、马匹,以及高飞于天际的鹰隼。

只是,这些人群,却几乎尽是匈奴人装束,又或者是鲜卑人。

事实上,而今的并州,汉室总人口只有七十余万。

而且基本上都处于并州最东部的雁门郡、太原郡及上党郡三郡。

至于西河、云中、上郡、定襄、五原、朔方等六郡,加起来也只有不到十五万人。

同时,这六郡人口也基本上都居于各个县城内,围绕着县城垦田生存。

而在城外的广袤地域,则被南匈奴人、鲜卑人,以及少部分乌桓人实际占据。

这部分人群,主要还是通过放牧生存,但也有不少人开始种植耕田、发展农业。

从总体上来看,当前的并州,仍能被汉室实际控制的只有东部三郡。

至于其余六郡,汉室已无力操控,这或许也是朝廷不再新任使匈奴中郎将的原因之一。

“根据风部案牍,目前并州刺史乃张懿,西河郡守乃邢纪。

然而,无论是张懿,还是邢纪,皆无法实际影响南匈奴王庭。”

张渊旁侧,阎象以衣袖扇风祛热,同时解说着当前的形势。

“南匈奴王庭与美稷城相对而立,不曾筑城,也不曾迁入城内,仍旧保持穹庐之居所。

眼下,并州之匈奴人共有四十余万,部邑数百,分散于西河等六郡。

虽然南匈奴部邑众多,但大体上只有三大部族。

第一大部族便是王庭所属,这一部分约有十八万人。

然王庭内部目前也分为三大派系,包括敌汉之左部、亲汉之单于部,以及摇摆不定之右部。

根据消息,眼下左部势力强劲,左部各部邑大人及小帅占了六到七成,这才压得羌渠难以承受。

第二大部族便是休屠各部,这一部分约有十二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