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东厂【求订阅】(1/5)
位于东安门外的东厂大门前,数百名头戴圆帽,身穿旋褶直裰,足登白靴的番役,都在执刀肃队拱卫。
如此阵仗,显然是有大人物将莅临东厂。
且说这东厂乃永乐皇帝在位时设置,一经成立,东厂的敕谕就最为隆重。
要知道大凡内官奉差关防,铸印用的都是“某处内官关防”统一格式,唯独东厂不同,关防大印用的是十四字篆文“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
既点明“钦差”,又加上“太监”称号,以示机构之威,圣眷之重。
东厂打从成立之日起,就为世人所侧目。
这皆因东厂是由天子直接掌握的侦察刑治机构。
所谓的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不能辖制它。
凡三法司办案会审大狱,北镇抚司、巡城御史拷讯重犯,东厂皆有人出席记录口供。
甚至连犯人被拶打次数、用刑情况,也都记录详实,于当晚或次早奏进御览。
六部各大衙门跟前,每日也都有东厂密探侦看有哪些人出入,有无塘报;京城各门关防出入,也皆有详细记载。
某地失火,某处遭受雷击,每月晦日,在京各集市杂粮米豆油麵之价,也须即刻奏闻。
永乐皇帝创设这一机构,本意就是侦察大臣对朝廷有无二心,办事是否公正,结交是否有营党纳贿之嫌以及民情世俗之变化。
因此东厂作为天子的耳目,其受宠信的程度常人难以想象,而士林中人说起它,也莫不谈虎色变。
回到眼前。
时值午后,太阳正是毒辣的时候,东厂门前,掌刑千户陈永杰胡乱的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再一次焦急的询问身边的理刑百户马旭道:“派去的人回来了吗?厂督是否已经出宫向这边来了?”
马旭闻言也是无奈,只好硬着头皮道“刚刚回禀过,厂督快到了。”
“那便好。”陈永杰闻言这才放下心来,随即呵斥左右道“一会厂督到了,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谁要是让我在厂督面前失去了脸面,我是不会让他好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