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辉煌半导体IPO上市(3/5)

花儿渴望得到雨水,鸟儿渴望得到天空,鱼儿渴望得到大海,方浩和众人团队都已经彻底成熟,dú • lì出来就到了时机。

他们的名下仍然是辉煌科技集团名下,除了股份归属之外,方浩对它们的控制已经不再那么强烈。

这是没办法的事,涉及到国家产业链布局,个人是无法dú • lì控制整个产业链的,即使可以,国家也不会答应,让如此重要的产业让一个人掌握,想想就很离谱。

2013年8月,辉煌科技集团旗下半导体计算机事业部,改组为辉煌半导体,在全球市场A股、美股、港股同步发行,发行市值500亿美元。

消息传出后,辉煌半导体马上受到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辉煌半导体集团,这个规模庞大的产业链被方浩彻底分割,不过方浩到底是公司大股东,拥有着公司的日常决定权。

换句话说,随着半导体基金对辉煌半导体的持续注资,这家公司最终都会脱离方浩的掌控,不过这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公司强大了就有它自己的规则。

如果抓住这种规则,辉煌半导体甚至会更加强大,这就是投资规则,投资规则分为创业公司规则和上市公司规则。

比如创业公司规则,在引进投资人的时候,投资人向公司注入资金,相应获得一定的股权,这既可以是创始股东将自己持有的股权份额转让给投资人,也可以是通过公司增资方式。

前者是相当于商品买卖,后者就相当于增资了。

上市公司也是一样的规则,所有人必须按照这个规则玩儿。

例如,公司原来总股本100万,两位创始股东各占50%,现在增加到200万,其中增加的100万由投资人认购,而各方共同约定:公司在增资后的总价值为1000万。

因此,增资后的股权结构就变为:投资人持股10%(100万除以1000万),两位创始股东持股均为45%,相比增资前,创始股东的股权各稀释了5%。

目前各国的公司法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并未规定增资需要全体股东同意,其实现实中也会有很多股东不同意,不过这样也可以增资,只需要一两个大股东同意就行,进而导致公司被别的股东控制。

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股东也可以不出资,只是这样就会导致个人的股权占比降低。

所以各大上市公司通常有这样的事情,某一个资本看到这家公司的潜力,然后开始购买公司股票,一旦持有股份达到了5%,就对上市公司进行举牌了。

5%的上市公司股东就有了公司的参与权,如果这种资本决定增资,别的股东是不能拒绝的,在国际舞台上,华尔街资本就靠着这种全球金融规则控制全球各大优质公司,从而达到了金融霸权的目标。

在股市,举牌就表示公司将来要发生重大的变故,要知道拿真金白银购买上市公司5%的股权,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

如果有投资人买入某个上市公司超过5%的股票,那么这时候就会产生举牌,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通过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监管机构在相关媒体上进行登记公告。

并且举牌的投资者要有至少六个月的资金锁定时间,举牌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维护中小投资者的权利,从而避免出现通过大资金来进行操纵股价的现象。

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公司一旦发布了举牌公告,通常都是好消息,如果公司前景明朗,不存在公司管理权的竞争,被举牌的上市公司在后市往往会出现暴涨行情。

就是因为在制度上对于举牌有所限制,买入的股权一旦超过了5%就需要经过监管层的管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