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凶兽典韦(1/5)

云卷云舒,清风为熏,良时美景抚平了某人烦躁的内心。

眺望远方天空,李唐逐渐开怀,对于这世道,他早就深有体会,被人翻手夺权,只能怪自己能力不济,怨不得他人。

如今北行,以后的路在心中已经有了模糊的想法,自己手下拥有近万名训练有素兵甲精良的士卒,天下之大自可去得。

只要不有意作死,至少在偏远蛮荒之域,觅一处地盘做个土霸王,应该没问题。

是的,李唐目前的想法,就是趁着大汉内乱自顾不暇,带人跑路。

汉末诸侯争霸,可不是闹着玩的,亿万人口打到最后的不足千万,其中固然有其他成分,但民众的惨状却不能忽略。

值此黑暗乱世,李唐也不确定自己能在这人间炼狱中被融化,如果之前豫州稳定,自己还有点争雄之心,毕竟一州之地在手,野心自然膨胀。

但被人夺权后,则想着逃到化外蛮夷当土王爷,其实也是不错的。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对这些化外之地不感兴趣,也不用担心对方跨界打击,自己凭借着精兵悍卒自可逍遥。

如今的李唐不大不小也是一个有实力的匪,虽说丢了豫州,仓皇出逃,但麾下这八千多名带甲锐士的战力,比一般的十万乌合之众都强。

这可不是胡吹,而是李唐搜刮了整个豫州府库,在加上前番歼灭三万多名中央精锐,得了其中的武备与甲胄,此刻武装到八千人身上,不要太强。

想想之前的汉军有多猛,在那种情况下打出了一换几的比例,岂是单纯的训练有素能说得通的,除了训练,其中武器装备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为依,有八千多名强兵悍卒为凭,有麾下一众将才辅助,李唐还是不容小觑的,至少比之前的那万名喽啰强了不知多少。

李子民这人有很多优点与缺点,优点就是审时度势欺软怕硬,以及量力而行。

什么实力就做多大事,实力强大时想着称王做祖,实力不及时,他想着干脆跑到外面逍遥快活算了。

除非,你把其逼急了,不然他会很惜命。

打击再大,李唐都没想过重新去做鸡尾,寄人篱下。

就像他娘从小就教育的好好读书,在学校不要打架,要做个彬彬有礼,处处礼谦让的好学生,将来找个好工作。

可惜李唐已经与好学生渐行渐远了,如今自己不再是太平犬,而是乱世中的狼。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道理其实是相通的,虽然凤尾看起来比鸡头高档,但人就是那种奇妙的生物,思想不同。

“人面有异,其思亦然!”

烈阳如火,大地上铁甲铮铮兵戈如林。

一支杀气腾腾的队伍列着整齐的队伍缓缓赶路,正前方数千骑兵打马慢行,身后步卒紧随!

狼骑悍卒是月来的成果,也是李唐做人的依仗。

八千多的队伍刀盾齐全,且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好苗子,数十个日夜操练才初步成军。

“有此强兵悍卒,天下之大,自可去得!”

将近一万精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绝对能护送李唐安全北上。

筛选兵卒,他自有一套标准,就是效仿太祖的选兵方法。

十几万黄巾之中强壮良家子弟优先,然后良中选优,择强壮者狠狠操练一番之后,意志不坚承受不住者尽皆淘汰,

只要坚持下来每日米饭管饱,偶尔还能混到一片肥肉,相对于他们来说是神仙般日子,这让本就精悍士卒更加强壮。

良家子,优点不要太多,老实,本分,醇厚,朴实,诚恳,认真,任劳,任怨好管理。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生长环境的以及教育各种原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耐力好,韧性强,更能吃苦耐劳,这样人操练起来纪律性服从性杠杠滴,令行禁止放到战场上就是无情的杀戮机器,是当兵好苗子。

李子民没有奢望自己的军队,能够成为打不垮拖布散的战士。

没错,太祖那拔山涉险万水千山只等闲,有思想目标的队伍,是战士。

这个时代,李唐不奢望他们成为战士,只希望手下兵卒能够铸就军魂,北行不垮就已经很满足了。

........................

骄阳如火,云雾蒸腾,天地间一片晴朗景象。

大地上高山耸立,巍峨啊翠微林木茂盛,一片翠绿之间。

山脚下,一队骑兵呼啸而过,旌旗招展金甲利兵,士兵们眼神如刀杀气腾腾,好个虎狼之师。

“报,大统领,有敌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