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进城(1/1)
古人对名节十分看重,尤其是田产和房产可都是祖宗留下来的基业,除非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时才拿出来变卖,不然就算是死也不会这么干,人言可畏,死了也没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宋清风将胡丙正送出门外,进屋见何巧云局促不安的端坐在床头,低着头也不说话,倒杯水递过去,温声道:“喝点水吧——”
小丫头低着头没有接,良久,才轻启红唇怯声道:“大哥,对不起,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做错了?”
宋清风看着眼前局促不安的女孩,柔声说:“巧云,你是个好姑娘,一向乖巧懂事,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何要将田产卖掉,但肯定不会胡来,大哥没有埋怨你的意思,只是这么大事是不是该找我商量一下?”
何巧云眼中含泪,楚楚可怜,摇头道:“不是的,大哥,我知道你对我好,可巧云蒲柳之姿,何德何能被大哥如此宠爱,大哥便如同那九天的星辰,而巧云不过地上的一株小小薇草,巧云不敢奢求与大哥天长地久,只希望大哥日后还能记得巧云便知足了。”
宋清风心一下就软了,安慰道:“傻丫头,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是这个世上最好的女子,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你在我心中呃位置,我答应过要陪你一生一世的,你千万不要如此贬低自己。”
何巧云哭着摇头:“不是的,不是的,前几日樊大哥与你说的话,我都听见了,大哥是有大本事的人,日后定能成就一番作为,我不想成为大哥的累赘,更不想让大哥为了我而埋没的学识,以后大哥会找到更好的。”
小姑娘轻声细语娓娓道来,说到最后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何巧云出身贫苦,从小到大与何老头相依为命,内心深处总是藏着一份自卑感,眼下看着自己爱慕的情郎为了她不惜隐居乡野、埋没学识,而她什么也做不了,这种自责感便越来越强烈,便想着将她唯一的东西卖掉来帮助宋清风实现理想,
真是个傻丫头啊!宋清风这才恍然大悟,这丫头变卖田产分明是为了自己!顿时心中一阵感动,就好像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的撞了一下,如此单纯善良的傻姑娘,让他怎能怎不爱。
他早就应该想到了,眼前的女子和他前世接触过的女子都不同,这是一个外边看上去柔弱,身子甚至有些单薄,骨子里却无比坚强的女孩,他口口声声说爱她,要一辈子照顾她,可这种口头的承诺与那些骗小姑娘上床的花言巧语又有什么区别呢?
深深叹了口气:“巧云,对不起,是大哥没有照顾好你,没给你足够的安全感,不过你要相信我,大哥之前与你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你是一个好姑娘,更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与我倾心之人,我不敢保证以后会不会只喜欢你一个人,但请你一定要相信大哥,你在我心里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个人,相信大哥一次好吗?让我来照顾你好不好?”
何巧云此时已经泪流满面,紧紧咬着嘴唇,眼中泪水犹如断了线的珠子簌簌落下,凄声唤了一声“大哥”,紧紧涌入他的怀里,抽噎道:“我相信,巧云一直都相信,可巧云真的不想耽误大哥,大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我不能大哥因为我而放弃前程,这样巧云会自责一辈子的。”
宋清风怔了怔,皱眉道:“放弃?为什么要放弃?你难道不想跟我进城吗?”
何巧云擦了擦眼泪,道:“当然想,可大哥进城是要去做大事的,我一介女流,除了缝补女红,什么也做不了,跟在大哥身旁只会拖累大哥。”
宋清风怜惜的帮她擦干泪水,笑道:“傻丫头,以后不许再说这种傻话,你是我的女人,你我本是一体,以后还要携手走完一辈子,既然进城自然是一起去才行,怎么能说拖累呢,更何况如此貌美如花的小娘子一个人留在家中,我怎么能放心呀?”
本以为他这句话会惹得小丫头一脸娇羞,在他怀中羞怯的打闹一番,却不料何巧云听完小脸突然变了变,猛地从他怀中脱离出来,一脸幽怨看着她他,娇声道:“大哥这话什么意思?是在说巧云放浪形骸,不守妇道吗?我虽不懂什么识文断字,但也知道三纲五常,妇人之道,巧云既然倾心于你,又怎会委身他人,做出如此苟且之事。”
宋清风汗了一下,没想到这小丫头竟然当真了,这也太太刚毅了吧,连忙安抚:“巧云,你误会了,我没那个意思,我只是给你开个玩笑,你千万别生气,对了,你锅里不还煮着饭吗?我都快饿死了。”
这招转移话题果然奏效,何巧云幽怨的看了他一眼去屋外盛饭,宋清风不由舒了口气,没想到一句玩笑话,竟然惹得小丫头如此强烈的反应。
饭间,宋清风又与她商量了些进城的事宜,至于田产一事,他的意见还是先不买,毕竟是何老头留给小丫头的唯一念想,如今房子已经没了,如果再将地卖了,可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况且他现在也不缺钱,怀里还揣着衙门送来的一百两银子,即便是进了城,只要省着点花也足够他和巧云花几年。
至于搬家一事倒也简单,二人如今孑然一身,也没多少家当,宋清风先去找胡丙正和鲁郎中说明缘由,胡老头虽很不舍,但也知道这座小庙终究留不住宋清风这尊大佛,只是不放心巧云丫头,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好好照顾何巧云。
一切安排妥当,次日宋清风从村里雇了辆驴车,载着何巧云一路向青崖县进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坐在左摇右晃的车上,看着沿路风景,宋清风深深叹了口气,与来时一样,只是此时的心境却大有不同。
路过老犟茶棚,老头依旧站在那里掐着腰跟别人争的面红耳赤,茶桌上却换成了三个粗布汗衫的庄稼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活着不过为了几两碎银,可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千百惆怅,偏偏这碎银几两,压弯世人脊梁,偏偏这碎银几两,看清人心险恶和善良。
到头来不如土里一躺,不用慌慌张张,可回头一想,想躺?还得碎银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