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瓦森纳协定(2/5)
最近几年,中国每年集成电路产品的进口金额已经超过石油,中国企业或资本收购欧美半导体企业,很多都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电子行业始终处于低端水平,再加上其他的各种因素,整个行业始终发展不起来,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仅仅为国外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专利对财富的掠夺,这也是国内不重视版权和专利的原因,虽然对行业发展不利,但是这是唯一可以反抗国外技术封锁的手段。
比如CPU,每一家CPU厂商都需要获得CPU架构的专利授权,就需要获得国外CPU巨头得许可,但是即使获得了许可,也不可能制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因为CPU巨头已经在这个行业里面深耕了几十年,一个新公司凭什么可以超越那些行业巨头?
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作标准,如果想要研发一款新的产品,就不得不为一流企业的专利付费,大大降低了利润。
一流的企业制定标准,先制定自己的标准,并积极推广之成为行业标准。
比如Java语言,前面几年不收费,待规模扩大之后就开始收费,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但在真正的成为行业标准之前,他们会将达到该标准要求而所必须采取的关键技术方案、关键技术点的实现方法,都会先申请了专利,或者将技术点实现方法集成设计到芯片中,或者做成可封装且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算法。
然后等到标准一旦被采用,任何执行此标准的企业,为了产品能达到标准的技术要求,将不得不选择那些绕不过去的技术方案,或者选择购买人家已经布局好的强买强卖的器件产品,或者不得不为制定该标准的企业缴纳技术方案license服务费,不然就不可能达到标准的技术要求,通过这种近乎“此路是我开”劫道似的收费方式实现自己的高额利润。
例如IC卡行业的EMV规范(ISO7816标准子集+EMV特有要求),VISA组织的VIS标准认证等,它保证了具体每个IC卡应用的标准和规范,涵盖IC卡,IC卡终端,IC卡应用的统一标准。
银行甚至为了这个标准成立了一个银行卡组织,或者是围绕着这个组织的一堆牟利机构,主动参与制定电子读卡器的技术标准,就是为了得通过标准预先建立技术门槛收买路钱,实现其兵不血刃的收费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