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烧钱的科技(1/4)

芯片是高端制造业的根基,对它需求直接反应了很多行业,是很多行业的指向标,很多行业要么直接是消耗芯片的客户,要么被芯片客户所间接覆盖。

世界上有很多类型的芯片,比如AD转换、选择器、译码器、缓冲器、电源控制、音频解码等等,可是最难的就是CPU。

可以这么说没有CPU,经济命脉就永远掌控在别人手中。

CPU作为系统控制的核心,控制小到家用电器,大到汽车,飞机的运行,是一切工业制品的核心。

虽然看似中国出了很多大型高科技企业,如海尔,华为之类的,每年也出口很多的电子产品。但是作为电子控制系统核心的芯片,80%以上都需要进口。

CPU又叫核心芯片,凡是可以装系统的产品都会有CPU,核心芯片的价格从1元钱到成千上万元不等,几乎全部是进口,而且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

即使低端的国产率较高的芯片,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买的国外的晶园,然后自己回来切割,装个外壳测试一下就是成品了。

还有极个别那些真正所谓100%国产的芯片,其实也就是拿着国外的某些低端芯片,拆开来,在显微镜下面拍照,然后完全照着抄袭。

而且抄都抄不像,性能比原版差,只能和原版拼价格。

如果芯片设计还能有一点点改动,那已经NB的一踏糊涂了,估计可以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了。

国外高端的复杂的芯片,给国内抄都抄不出来,甚至人家把图纸资料都给你,国内也生产不出来。

电子行业的现状就是,最好的芯片在美国,其次是日本,欧洲,再次是韩国,最垃圾的是tái • wān。

什么华润、中芯、海思之类的,人家是帮国外低端芯片作代工的。

当然,在批发市场那些廉价的,用几个月就坏的小玩具或者遥控器里面,是有国产的芯片。

所以,中国贸易额每年出口上万亿美元,其实也就赚点劳务费,8成以上的利润其实是上游的国外大公司赚走了。

如果美国拉着日本和欧洲对中国芯片禁运,那中国的电子行业就彻底废掉,中国所有的带电子控制系统的,包括家用电器,汽车,飞机,电网控制,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