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林梓茂番外(1/2)
林梓茂的一生起源于一个不被祝福的夜晚。
她的母亲年少时倾心于镇上最有才华的少年,不顾家人劝阻,硬是带着万贯嫁妆下嫁与这翩翩少年。
本以为看在小镇富商之女的份上,林家怎么也会多关照她几分,却万万没想到,洞房花烛夜,她的夫君竟然连一丝笑容都没有给她。
匆匆一夜后,少年再没有踏足过她的屋子。每每差人去问,便是要看书备考,又或许是在与同窗探讨时事。
她等啊等啊等,等到两个月后大夫笑着恭喜她有孕时,也没能等到夫君的一丝怜惜。
他必定是想高中状元后当了官,再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名分。
她安慰自己。
流水的银钱都拿去给他贴补。买书卷、求神、车马费,只要他需要,她二话不说就从自己的嫁妆中挪出来,毫不犹豫地花了出去。
果然,她没有看错人。
独自将林梓茂带到三五岁时,他进京赶考高中。
铺天盖地的喜讯从街头传到巷尾,林家上下喜气洋洋。
林府深处的屋子中,她抱着女儿大笑许久后,又失声痛哭。
哭这么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也哭这难熬的日日夜夜终于要过去。
年幼的林梓茂不懂为什么祖父母兴高采烈,而母亲却在屋里偷偷拭泪,她细声细气地问:“母亲,您是因为要见到父亲才高兴地哭了吗?”
母亲深深看着她,那与她父亲几乎一模一样的脸让她留恋又心痛。
可这一等,便又是等了好几年。
父亲在京中如鱼得水,官职一升再升,却始终没有提及将林梓茂母女接进京的消息。
林梓茂眼看着母亲的容颜愈发憔悴,才二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竟如四十老妪,心里分外不解。
她偷偷用稚嫩的笔迹给父亲写信,父亲却从来不回;想问问京里过来报信的父亲亲信,却也从来没有得到确切的回复。
“那梓茂便不要去京城,不要见父亲,在这儿陪着母亲就够了!”林梓茂气恼地对着母亲道,小小脸上满是倔强。
母亲却当即扇了她一巴掌:“胡说什么!那是你父亲!”
林梓茂捂着脸,泪水涟涟。
她幼小的心里从此却更加厌恶京城,和那在京城里,她已经记不起模样的父亲。
接下来的几年,林梓茂仍然住在小小的镇上。
母亲每日伤心难过,也无暇顾及她,她便偷偷摸出了府外,和外面的同龄人一起撒野玩耍。日子好像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去了。
九岁那年,林家状元在朝中崭露头角,白身进官升迁右相。右相再三思虑后,终于派人来接了林梓茂母女。
林梓茂此时已经长得极高,在同龄的孩子中显得年纪挺大。可当她小心翼翼地看向母亲时,却再没能从母亲的脸上看到当初的欣喜若狂。
同镇的小伙伴听闻林梓茂要去京城,带着各种各样的小礼物来庆贺林梓茂,眼里满是羡慕:“梓茂,听说京城繁华极了,回来时你可别忘了带些好玩意儿。”
“是啊,我家表姐随着父亲搬到京城去后,人都美多了呢。”
林梓茂傻傻笑着接过同伴们的礼物,一一应下他们的要求,挥手与童年玩伴告别。
到底是孩童心性,虽然多年不曾见过父亲,林梓茂的心里却仍然有了隐隐的期待。万一父亲也会像那邱家表姐的父亲一样,见了面后悉心教导自己呢?
马车带着在村镇生活了小半辈子的母女来到繁华京城。
林梓茂低头看着自己的粗布衣衫,又看了看周围百姓身上都比自己精贵的袄子,第一次明白了为什么祖父母得知父亲留在京城后那般喜悦。
她似懂非懂地想要伸手去摸路过女孩的衣服料子,却被那女孩儿的侍卫干脆打掉了手:“谁家的小孩,这么不懂规矩。”
林梓茂不明白,明明在村里,同龄的孩子都玩在一块儿,蹭脏了衣服也不过就是回家被父母说上几句,怎么在京城,就不一样了呢。
许是见自己长得个高,以为自己年纪已经大了,不能再一同玩耍罢。
她诺诺地收回了手,含糊道了歉后便缩在母亲身后不敢再四处观望。
但是她却记住了那穿着华贵刺绣衣衫的小女孩。
那小女孩长得真漂亮。
书中说的肤白胜雪,大约就是讲的这样吧。
她的眼角那一颗小小泪痣轻轻点缀,细长双眼里满是纯真无邪,好奇地在侍卫的保护下探出头来打量着林梓茂。
林梓茂不知为何在那一眼下,突然便自惭形秽。她极力躲在母亲身后,第一次为自己长得这般高感到羞愧。
若她也能长得这样好看,是不是父亲就会早些派人来接母亲和自己?
林梓茂看着那小女孩,转眼就被祖父模样的人抱在怀里慈爱逗笑的场景,极为羡慕地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