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2/5)
戚鸿包括文氏都感到费解。
文氏顾不上问为什么,只道:“现在吗?现在要去县城里?”
戚秀才点头,又对儿子交代说:“或者再去借台马车,让戚文戚武他们一道,你们兄弟都在就没什么不放心。”
“为什么啊?干啥这么上赶着去?”
有一会儿没吭声的戚敏笑了下:“不就是幻灭了吗?”
戚秀才:……
戚鸿一寻思,恍然大悟而后哈哈笑起来。
苦啊!爹是真的苦!
早先要说服自己人无完人,杜先生诗才冠世可或许就是因为这方面占得太多以至于看人的眼光出了大问题,居然选中宗平。
这已经让人难以接受了,现在出了更离谱的事,文心坊居然说是得到本人准许的,还请了杜先生来和宗平对质。
别人怎么想是别人,这事对戚秀才来说两个字就能诠释了――幻灭。
那不是他心里的杜先生。
遍读先生诗作他觉得对方不应该是这种人。
主动联系文心坊去出诗集挣钱就很奇怪,但这还能讲得通,毕竟衣食住行都要钱,人的一生就是财来财去。现在戚鸿告诉他,宗平想开文斗,对方觉得混混不配断然拒绝了。
这一点戚秀才不能接受,他觉得这不是杜先生。
又不是交朋友,只不过证个身份有什么配不配的?
明明有那么简单的办法可以结束一场闹剧为什么不?他不觉得这样无休止的吵闹令人厌烦?没有想赶紧收场别再耽误彼此时间的意思?
而且对读书人来说,诗文就是刀就是剑就是武器,是能保护和证明自己的东西。明明可以自信站出去给他口中这个欺世盗名的年轻人当头一棒,叫人好好清醒一下,他竟不愿,理由还是混混不配。
或许有人认可,戚秀才反正不能接受,那些诗他读过越多次越不能接受,甚至宁愿相信杜先生就是眼瞎挑错了传人,毕竟师门不幸也不是啥稀罕事,谁家弟子里面都会有那么个别不成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