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回京(修)(3/5)

白得了个字之后,李况也没见得有多宽慰。

翌日,皇上又单独召见了顾准,让他跟自己说说这盐官县的风土人情。

有顾准作陪,外出办事别叫人愉悦了不少。皇上没让李况跟着,是因为李况乃县令,保不齐底下的百姓已经记得他长什么样子了。可他却从未来过盐官县,百姓不知他是谁,所作所为皆是天性。

逛了一圈,皇上分外满意。

“虽说说这盐官县不过是小小的一个县城,可到底身处江南富裕之地,百姓们也过得如此安逸。”望着街头的热闹景象,皇上忽然感慨无限,觉得自己果然治国有方。

冯清台也道:“也是李大人治理得好。”

顾准很想说话,但他忍住了。

他知道皇上这是在微服私访,想看看他们盐官县到底是怎么样的。不过这私访也不过只访了一个县城而已,顾准其实很想告诉皇上,若想知道实情去乡下会更好。但是仔细一想,却又把这句话给咽了下去。

他们这位圣上就不是一个喜欢体验民间疾苦的。他只喜欢政通人和,喜欢人烟阜盛,唯独不喜欢百姓疾苦。若领着他看到那些,说不定皇上会当场翻脸。

是以,顾准对此一个字都没提。面对不一样的上位者需要有不一样的应对之法,皇上跟太子不一样,太子年岁尚小,亦有慈悲之心,耳根子也偏软,可以与他探讨这些,但皇上不行。一个人,只有摸清楚了他的喜好,才能相处得融洽愉快。

他不提,皇上看得自然也高兴了许多。一连好几天他都叫了顾准一道,自己去哪儿去吧,顾准领到哪儿,那亲切的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俩是亲父子呢。

倒是惹得太子黯然伤神了好久。

不过皇上终究还是要走的。

他来盐官县是推掉了身上的一应政务,想着突然袭击,才快马加鞭从京城赶过来。可他总不能一直抛下京城那边的政务,该看的东西都已经看完了,程相跟冯清台便开始催促皇上返城了。

皇上喜欢使性子,可他也知道在这种事情上面耍不了性子。虽不是那么想走,可也到了非走不可的地步了。要是回去的晚了,朝中那些老迂腐必定又要对他念叨个不停了。

最后又花了一日巡视了盐官县,皇上便准备启程回京了。回程之前,皇上还又把顾准叫到了身边来。他这次出京并没有带别的,不过随身带的玉佩却有一块。想着顾准的功劳,皇上当即把玉佩解了下来,当做赏赐送给了顾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