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元邱校尉(3/4)

“制造平叛前线所需的枪炮火药。”

李尉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这事不合祖制,不过这个因素在李尉看来,就是个屁。对于他这种胥吏书办出身,以务实为第一的官员,祖制这玩意,就是乱葬岗里百年老棺材板。

他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事到底有没有用?会不会得到皇上的恩准。

岑国璋关于灵武的平叛方略,他早早看过,就是以火器为主。

没办法,叛军以骑兵为主,岑国璋编练的都是步军,在西北这种环境打骑兵,简直太难了。所以必须用火器弥补差距。

这一点皇上、内阁和五军府都同意的。

既然如此,站在李尉的立场,肯定是西安制造枪炮火药再转运前线,要比从京师转运过来,再送到前线去要方便得多。

看到李尉没有一口回绝,岑国璋知道自己又赌对了。

他仔细研究过李尉的履历和往事,知道这位做事是不拘一格,果断有魄力。

于是又添了一把柴。

“元邱兄,你听说过我在淮东平叛,动用了火器,邸报上说我打得如何痛快淋漓。唉,其实我被这火器给坑惨了。”

“哦,还有这事。还请益之说来听听。”

“我在淮东所用的火器,都是京师火器监所造的,千里迢迢南运下来。原本还兴高采烈,结果一到手才发现,这是个大坑。”

“出了什么问题?”

“火器监出产的枪炮,良萎不一,好的枪炮还能勉强用,差的简直是自杀利器。开始时我不知道,叫士兵们拿起就操练,结果炸膛了七门炮,两百多枝滑膛枪,死伤了三百多人。”

“啊,军器监的枪炮差到这个地步?”

“元邱兄,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劣质!内阁拨了一万五千枝火枪,我叫人挑挑拣拣,只选出不到四千枝勉强能用的。火炮只选出六门。一个营都没法编练。实在没办法,我只好通过海商,买了一批泰西人的枪炮,这才对付过去。”

“要是灵武平叛,我还用军器监的枪炮,那就不是去平叛,是去自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