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一群新军从家门口过(2/3)

“王爷,你太抬举他们了。怎么可能这么快?”陆成繁先反驳了一句,“王爷明知故问啊。岑国璋接的是八百里加急,比明发诏书要早好几天。而且想必他早早知道朝廷要启用自己,便把兵马调进关中。等到圣旨一到,立即东出潼关。所以大家伙才觉得他们行军如飞。”

“是吗?”寿王不置可否,又说了一句,“我接到探子的禀报,前几天陕甘新军的一支步骑军在洛阳调头南下,经汝州、南阳奔襄阳去了。应该是在那里上船,顺着汉江直下江夏城,驰援豫章的江州等地。”

“听说那一支,才是岑国璋的先头部队。今儿来的是他的中军,大队人马。”

陆成繁笑了笑,“王爷果真消息灵通,河阴地面上,什么都瞒不过你的耳目。”

寿王转过头去,看着远处,嘴里答着话,“我不把眼睛睁大些,耳朵伸长些,睡觉都不安稳啊。”

突然城外百姓哄然叫了起来,“来了!来了!”

只见从西往东,在南门外横贯过去的官道上,驰来一辆辆马车。

这是一种四轮马车,由四五匹马拉着。路上的坎坷对它没有一点障碍。四个齐人肩高的轮子,在行驶中似乎可以各自升降。无论什么坑,什么土包,它都是一驰而过,只是车身抖动一下而已。

车上除了车夫,还坐着七八个人,中间摆满了木箱子。在车子后面,挂着一门门火炮。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只蝎子,在官道上快速飞奔着。

“这些马,都是良马啊。”寿王的目光从那些火炮移到矫健的马匹上,忍不住感叹了一声。

“王爷,西北多牧场,出好马。河湟、祁连山、贺兰山、居延海,都是养马的好地方。所以他军中多良马,不足为奇。”

寿王看了陆成繁一眼,不再做声。

接着是骑兵从官道两边,马车的左右两侧驶过。

这些骑兵穿着长长的,直到膝盖下方的灰色大衣,戴着有尖顶,两边倒扣着耳朵的棉帽子。

大衣都是双排扣,两根大拇指宽的皮带在胸**叉,汇集在腰间上三指宽的腰带上。皮带上有好几个皮盒子。腰挎着马刀,背着一杆火枪,比普通火枪要短些。

马鞍后面是一卷行李,两边耷拉着各种配件。

他们粗糙的脸都有些黑,黑里泛着红,一看就是在日光充足,风沙较多的地方待了很长时间。

这些骑兵都是成队而来,一队接着一队,井然有序。

接着是步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