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编练新兵的事是好还是坏(4/5)

“覃开阳有回闲聊跟我聊起过这件事。说杨昂思之乱户部只有两百万两银子的帐,其余的以抵冲销账散于各省藩司,实际上花了八百多万两银子。太祖太宗皇帝以来,诸位先皇积蓄下来的丰裕国库,被一扫而空。”

说到这里,岑国璋压低了声音,“老师,现在国库里有八百万两银子吗?就算有,当今皇上舍得这么花吗?”

王云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这个小机灵鬼,一眼就看准了正弘帝的命脉。这位天子,最看重的就是国库盈余和收支平衡。

正弘帝当皇子时,奉旨踏踏实实办过几回差事,知道天底下做事情,离开谁都行,唯独离不开银子。

所以他想一扫积弊,大展宏图,国库里必须有厚实的家底。

只要抓住这点,可以少花钱事办好,内阁和五府再不情愿,正弘帝也会力挺。什么祖制陈规,在省钱这个大前提下,都是个屁!

两人走得是下山的路。王云一路上一边看着风景,一边思考着上疏练兵的后果。

从陈朝开始,文武分开,武将练兵打仗,文官运筹帷幄,互不干涉。到了前盛朝,就算文重武轻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文官也不亲自去碰练兵打仗的事情,更喜欢动脑子和动嘴,把武将当狗使唤。

王云知道,只要把暂弃镇兵和守备兵,编练新兵的好处列出来,皇上十有**是会同意的。只是饱读史书,看透世事的他,隐隐察觉到,这份上疏递上去,可能会打开一个盒子,放出谁也不知道的东西来。

很快,王云和岑国璋来到了山脚下,王审綦过来禀告道:“昱明公,大人,德化县吴知县在前面等候,说是接两位去江州城。吴知县还说,黄府尹去了安德县安抚死难者家属,发放抚恤,闻知昱明公和大人来了匡山,正火速赶回来。”

“这个吴时斐,确实有心了。”王云游宦多年,对官场上迎来送往的事见得多了。但是像吴雪村这样心思精巧的人,还真是少见。

知道自己师徒二人上匡山,虽说只是游玩,肯定会谈些机密的事情,所以就老老实实在山下等着,还特意安排了一桌席面送上去。这些都不算,还早早地给去了安德县的黄知府报了信,省得被上司怀疑想吃独食。

如此心思剔透,八面玲珑,确实少见。

王云转过头来,对岑国璋说道:“益之,你对编练乡兵新勇之事有何想法,拟个条陈给我。我好好斟酌一番,再上疏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