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速度与荷包(1/5)
郭见深年少得志,家境甚至比庄志富和岳溪都好上许多,这三人祖上世代交好,自小关系也极为密切,常常结伴外出饮酒玩乐,庄岳二人这些年更是唯他马首是瞻。而提出专门为珠玑写一首新曲的人正是庄岳二人,这二人主要目的多半是为了借此亲近珠玑,奈何他二人能力有限,这才请郭见深仗义相助,郭见深自是丝毫没有犹豫,或多或少也想借曲俘获佳人芳心。
对于陈闲,郭见深自是一点也不陌生,也当然知道陈闲如今是天阳大公主的驸马,然而他向来心高气傲,他有他的骄傲,也有可以骄傲的资本,他有位极人臣的野心与雄心,当年便瞧不起陈闲,如今更加不会对一个已经毫无前途一个依附于公主方才存在的驸马另眼相看,何况他很清楚曾经的陈闲才疏学浅,这样一个平庸之辈竟敢大言不惭说自己的新曲侧重有问题,他心中觉得可笑之极,也很不高兴,似笑非笑地以一句话便把所有话说绝说尽了。
“陈大驸马……又懂什么音律,又识什么乐理了?!”
完全没有追问陈闲为什么这样说,更没有想与陈闲交流的意思,陈闲笑了笑也没再讲话,就当自己闲得无聊多嘴。
然而叶观之和叶华庭却若有所思地对望一眼,他们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异,郭见深这首新曲的侧重问题其实他们一直心中有数,之所以未有提及,主要出于校考,想先看看郭见深本人能否发觉到自己的问题,又能否自己改正自己的问题,而非是处处需人指点,方才醒悟过来……哦,原来如此。若每一个学子都需处处指点,长期下来必会促使书院学子们出现依赖心理……反正只要遇上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的疑难就直接请教师长,何必绞尽脑汁地去思考问题——这有违他们书院的教学宗旨。
根据郭见深这首如鱼的曲情和想要传递出来的美好志愿,写曲取音的确应该侧重于泛音,这样更能体现出如鱼这首曲子中所蕴含的“游鱼”与“清水”这两大主题,叶氏父子都心知肚明,却未立即指出来,然而现在却被陈闲指了出来。老实说他们非常意外,当然也觉得凑巧的成分委实很大,因为这都能一语中的,这需要的不仅是对琴曲的鉴赏能力以及本身于琴之一道的超高造诣,更需要有足够的阅历及非常非常细腻的情感投入,若非如此绝无可能一句话切中要害。
“父亲,您看这……”叶华庭观望父亲态度。
叶观之扬了扬手掌,似在阻止儿子无需多言,也似在示意儿子无需多想,同时他低声道:“此事凑巧的可能性太大。”
随后他父子二人再无任何言语。
叶子由根本不明白陈闲为什么忽然讲出这种话,他能看出郭见深为此有些恼怒,一时间也不知如何缓和气氛。
在郭见深似笑非笑地说完那句话以后,庄志富也似笑非笑地说道:“照生,郭兄可是我们书院的第一才子,学富五车,才情超然,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写的曲子必然没错,你怎能当众说出这等当场令人难堪的话?照生,这便是你的不对了……”
“话说回来……”他依旧似笑非笑:“昨晚听你那婢女说,照生也写了曲子,他日若有幸听见,那想必是一大耳福。”
“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