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武昌(3/4)

路过楚王府,陆闻达指着宏伟阔气的楚王宫笑道。

楚王宫恢弘大气,城墙周长六里多,比很多小县城还要大,这里是楚王朱华奎的国中之国。

有明一朝对藩王的限制非常严格,藩王之间私下会面可是堪比谋反的重罪。

但在崇祯末年,托李自成的福,这个限制形同虚设,陷藩的宗藩投奔尚未陷藩的宗藩更是常态。就像民间老百姓落难投奔亲戚一样正常。

比如福王世子朱由崧,也就是后来的南明弘光帝就曾逃亡到卫辉府,投奔卫辉的潞王朱常淓。后来农民军进攻卫辉,朱由崧又随潞王逃往淮安,与南逃的周王、崇王一同寓居于湖嘴舟中。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唐楚二藩已经两百多年未曾往来,如今我又是落魄之身,楚王焉会理我?我又何必自讨没趣。”

对于现在的楚王朱怀奎朱琳泽没有兴趣,这家伙只剩下一年不到的阳寿了,再过几个月,二号藩王收割机张献忠即将在武昌闪亮登场。

有了福王的前车之鉴,朱怀奎还是一毛不拔,面对湖广官员下跪请求捐饷不为所动,最终城破被张献忠沉入长江溺死。而楚王府的金银珠宝,尽数为张献忠所有。

张献忠都嘲笑朱华奎是傻屌,这样的人有什么好见的。

至于朱由崧投奔潞王朱常淓,人家是叔侄关系,血缘近。

朱琳泽也没有投奔楚王的打算,再过几个月张献忠就要屠武昌了,留在武昌把脖子洗干净等着张献忠来砍么?

陆闻达也是明白人,河南全境除了黄河以北的几个县全部丢的干干净净,荆襄地区也快丢干净了,荆襄地区一丢,武昌城势必难守。

信息差是朱琳泽现在的唯一的优势,想要在明季这纷繁乱世中有所作为,他现在必须利用好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

至于唐王世子的身份对于他而言既是禁锢他的枷锁,也是上升的台阶,到了南明时期,这个唐王世子的身份还可以是一面旗帜,就看他怎么利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