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开台之辩【五更!求收藏!求推荐票!】(2/4)
因此如果让崇祯皇帝派遣大臣出海开台,和郑家自己开台没有什么区别。
朱琳泽不知道这是郑芝龙的意思还是郑森的意思,这郑家父子,可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既然郑总兵开台多年,想必tái • wān已经恳辟不少良田,安置了不少丁口。”朱琳泽说道。
“正是,家父开台已有近二十余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没有苦劳也疲劳矣。”郑森不假思索地答道。
“如果本王没记错的话,最早登台开台之人,乃是海澄人颜思齐,你父亲当初就是为了娶颜思齐之女,将你们孤儿寡母抛弃在日本。”朱琳泽笑道。
“王爷!这于你开台之事,又有何关系?!”朱琳泽这句话说到了郑森的痛处,郑森不由得怒道。
见郑森被激怒,朱琳泽对辩赢郑森更有把握了,这时候的郑森不过是个十九岁的毛头小子。
虽然朱琳泽现在的生理年龄也是十九岁,但他的心理年龄可是有三十五六岁,他在后世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所接收的信息量和学到的东西远不是十九岁的郑森可以比的。
“当然有关系,你父亲是在颜思齐死后,才接手的开台事业,崇祯元年,福建大旱,谷价腾涌,斗米百钱,饥殍载道,死者不计其数。你父亲是在福建布政史熊文灿的支持下,才招得数万灾民移民tái • wān垦荒。
而在你郑森口中,开台之功劳就成了你郑家一家的,这是何道理?难道你父亲的老丈人颜思齐,熊文灿和朝廷就没为开台出力?
从崇祯元年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六年过去了,既然郑总兵开台成绩斐然,为何十六年也不见你们郑家向朝廷上呈tái • wān汉民的籍册?请求朝廷设府置县?为何朝廷不见你们郑家上缴一粒粮米?一分银子?
难道tái • wān是你们郑家的私产,你们郑家想裂土封疆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