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左良玉入南京【一更】(2/4)
只是这条航路上的海盗比较多,比较凶险。
同时朱琳泽也写信给西班牙人,哪怕是以物易物,只要能从西班牙人那里换些粮食回来,能换多少就换多少。保证竹堑上的移民先活下去才是第一要紧的事情。
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很可观,平民那里是收不到粮食了,但富商巨贾、勋贵缙绅们手里的粮食肯定还有不少。
以南京为例,去年张献忠复出起事以来粮食价格暴涨,囤积粮米的商人不在少数,去年朱琳泽自己就屯了一批粮。只是当时的本金不多,他也没屯多少粮食。
朱琳泽决定让陈明逢找一些比较可靠的江南商贾,看看能不能从他们手里买些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至于所谓的番薯、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朱琳泽在后续会考虑小规模的试种,看看效果怎么样的。
后世这些作物之所以高产,那是因为种子都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慢慢改良成功才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没有良种就直接种植这些“高产”作物,未必高产。
现阶段朱琳泽还是以种植水稻这种本地种植经验已经非常成熟的作物为主。
这次给左良玉送了两千杆鸟铳,朱琳泽自己军中的火铳都不够用了。有五百多名火铳兵没有火铳,只能拿着烧火棍充当火铳进行训练,江阴招募的新兵两人合用一支火铳进行训练。
好在随陆闻达信件一起送来的还有竹堑火铳制造厂刚刚出产的六百杆鸟铳以及一百五十杆燧发枪,解了燃眉之急。
冯双礼对这批燧发火铳期待已久,朱琳泽将这一百五十杆燧发枪都拨给了冯双礼,让冯双礼专门抽调一个精锐的哨进行训练,在训练者摸索燧发火铳的用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