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考试周(2)(4/5)

为什么准备重要考试时总说不要紧张,这不是口头安慰,其中是有科学依据的!过于紧张是真的会影响大脑学习效率的!

所以昨天晚上关音没有着急立刻开始学习,而是按照正常的作息休息,今早也有好好吃饭。

还有缘脑,正是因为缘脑的特质,关音才会先制作‘树状图’,而不是直接翻书。制作树状图会让她在学习之前就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这样能降低缘脑对学习内容的‘防备’——人对于陌生的、不可预料的东西本能会有排斥之心。

一般情况下为了规避风险,远古时期的人类祖先的‘缘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这种情况下,人对那些陌生信息往往没有什么兴趣、态度消极。对于远古时期的人类来说,最佳的生存策略是只做自己擅长的、熟悉的,多余的闲事不要管!

而且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去翻书,就带有了主动性,而不是被动接受书中知识,这也是有利于学习效率的。

至于为什么特意制作‘树状图’,而不是看目录,则是因为大脑的思考方式往往是发散的、画面式的,而不是线性的、文字式的,树状图对大脑明显要友好一些。

关音首先翻看的是《九大序列通识》,而不是另外四本教材,同样也有‘讨好’大脑的意思——有些人喜欢先难后易,有些人喜欢先易后难,并各自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但就大数据来看,先易后难才是大多数人更有效率的选择。

当成功地学习了知识,并且过程相对轻松,大脑就会对这段学习旅程抱有相当的积极性。为什么学生的第一堂课重要?很多之前基础一样、天分也差不多的人,就因为第一堂课的情况不同,受到的反馈不同,之后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这里面,大脑的积极性影响很大。

相对于另外四本更有难度的教材,《九大序列通识》更多是讲一些常识类的东西。其中一些东西,甚至是关音小的时候耳濡目染接触过的,即使当时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对这个时候的学习也是大有益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