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高利贷(1/4)
马铖听马顺说完也十分头疼,钱这个东西和别的不一样,没饭吃还可以挺几天,但是发展工业没钱是万万不行的。可是目前等米下锅,总不能将自己的发展大业停下吧。
马铖想了想问道:“马顺,你有什么好办法?”
马顺想了想说道:“二爷,原本小人想练几锅熟铁,然后打成农具出售,这也是一个来钱的路子,可是二爷要改造铁厂,小人也没了法子。”
马顺的意见很不错,用产品换钱,然后在提高自身实力。可是时间不等人,马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现在已经是六月份,距离明年五月满清大军兵临城下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马铖根本不能按部就班的发展。
就在马铖为难的时候,新任师爷徐振业在边上说道:“东主,如果需要用钱的话在下倒是有个主意!”
马铖听徐振业这么说赶紧问道:“徐先生,有什么主意快请说!”
这大概是马铖第一次称呼徐振业为先生,弄得徐振业有些不太适应,没想到那个总是把老子挂在嘴边的二世祖能说出先生二字。
“东主,城里有放高利贷的,如果短期用钱可以去找他们,多了不敢说,万八千两还是可以的!”
高利贷这种事情古已有之,最早的历史在汉景帝时就有记载。汉景帝时期,发生了七国之乱,平叛需要大量资财,财政紧张,只好向民间借贷。《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子钱家……莫肯与,惟无盐氏出捐千金贷,其息什之。”
所谓“子钱家”,就是专营高利贷的人。在放债过程中,贷出钱后,在收回原额即本金外,还能得到利息,似乎钱能生子,所以古人将本金称作“母钱”,将利息称为“子钱”,营此业者则为“子钱家”。
由于西汉中央政府和叛乱分子之间的战事尚不明朗,所以“子钱家莫肯贷”。唯有一个无盐氏愿意借钱,但其条件苛刻,要求得到十倍的利息。
最后双方做成了这笔生意。汉政府平定叛乱之后,也如约兑现了承诺。从此无盐氏一跃成为长安城中的顶级富豪之一。
到了明代,特别是在明中叶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利贷资本较前更为活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