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零七章 天堡山(3/4)
虽然清军初战失利,但却锲而不舍,在第二天又组织军队重新进攻,就这样明军防守清军进攻,从正月初三一直打到正月十五,这十多天清军在山下伤亡上千人,天堡山上的明军只伤亡了不到一百人。
清军这种不计伤亡的猛攻,搞的马铖也不知道清军意图如何,为了一个小山死这么多人实在不值得。不过马铖虽然搞不清清军意图,但是抱着水来土掩的心态,你怎么办我就如何对付。马铖命令其他城门一定严防死守,绝对不能给清军可乘之机,同时在龙广山这里加大对清军后队的炮击,增加清军进攻的难度。
就这样与清军战斗一直打了一个多月,虽然清军前期攻势挺猛,但是进入二月开始放缓攻势,每隔五六日才派人进攻一次。明军这边也已经习惯清军这种情况,利用清军进攻的空隙开始补给天堡山上的守军。
随着战事的拖延,清军在钟山地区兵力越来越多,进入二月整个孝陵地区清军超过了五万。不过因为这些清军都在明军火炮范围之外驻扎,同时除了进攻的清军外,其他清军并没有什么动作,所以马铖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吩咐马锡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马虎大意让清军钻了空子。
进入二月南直隶天气转暖,马铖除了负责防守外还要组织城内的百姓春耕。毕竟马铖手中的粮食有限,清军解除包围的时间却是无限,所有做好
万全准备还是必要的。
南京城的北城大部分是空地,这里除了兵营工坊外,大片都是良田,所以马铖将北城当成了新作物的实验田,这个新作物就是马铖在城内偶然发现的玉米和土豆。
玉米和土豆原产于美洲,随着全球化的大航海来到亚洲,在明朝隆庆年间传到中国。不过玉米与土豆并不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所以在广东这两种东西都是喂猪的饲料,人并不吃这种东西。
马铖刚穿越的时候也派人找过这两种大杀器,马铖知道玉米土豆的产量极大,在一百年后的乾隆时代,正是这两种作物的支持,中国人口首次达到了两亿。
可是让马铖意外的是,明代人并不知道玉米土豆是什么,就连听都没听过,马铖派出多人去南方寻找也无果,没办法这件事就这样耽误下来。
到去年的十月份,因为南京城里实行粮食配给制,马铖这才发现城中一些居民在食用一种奇怪的东西,马铖找到后才发现,这不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玉米和土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