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登门(5/5)

阮大铖一听马铖这么说,大怒道:“马铖,你有些过分了!这些条件是你一个武将能提的吗?”

明朝后期因为国内农民叛乱规模很大,时常跨省流动,为了有效打击这些流寇,朝廷才在总督之上又加了一级官职,全称是经略某某等处军务,简称督师。

这种官职权力很大,在地方可以节制总督与巡抚,所以历来都是挂着兵部尚书的衔,在后期更是由内阁大学士兼任。皇帝也给督师很大的权力,往往给了临机决断之权,几品以下的官员可以不经请示皇帝即可自行处置。

不过虽然皇帝给了这种权力,但是历任督师都十分慎重的使用这种特权,毕竟大家都是同僚,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只要不知做的太过分,是不会直接砍脑袋的。不过也有二杆子督师,比如天启年间的辽东督师熊廷弼,为了打击后金将所有同僚得罪光了,最后犯事时没人为他说情,只好被砍掉脑袋传首九边。

督师这种官职权力很大,但担任这种重要官职的都是读书人,有着完整的道德观、世界观,所以给他们权力皇帝还是比较放心的。可是那些武将就不同了,那些武将不读书,没有受过儒家的洗脑,指望他们爱国忠君还不如指望一头猪来的划算些,所以一直到崇祯上吊,督师这个官职从来没有武将担任过。

除了这个马铖第二个要求也不切合实际,中国从秦朝开始就是一个大一统国家,各层官吏都要经过朝廷的认可,才能负责管理地方。而朝廷对各级官吏有一整套任命制度,可不是你有人有后台就能当任何官职的,虽然后台必不可少,但是表面的体统还是要维护的。

现在马铖提出要五品以下的文官任命权,这已经是在挑战文官政治的权威,不要说阮大铖不能答应他,就是马铖的老子马士英也绝对不可能答应他。

“不行。你说的朝廷绝对不可能答应你!现在老夫可以答应你,将江南几省的军权交给你,二品总兵以下也可以让你任命,但是文官的任命权绝对不可能交给你!”

总兵这个职务在明中期还算有些含金量,北边的九边总兵都是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当年的李成梁这么牛逼也只是一个辽东总兵而已。可是到了明末,经过多年的战乱,总兵也变得不值钱了,当年左良玉八十万军队下江东,总兵就有二十多了,所以朝廷对总兵这一官职看的并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