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V466号卫星突袭任务(2/2)

而为了验证林狩旸的指挥实力,前几次的战斗,谢尔盖也都故意将MG战斗指挥权完全下放给了身为队长的林狩旸,就是想看看林狩旸在遭遇不同的战场状况时,会做出怎样的计划和指挥。

而从最后的战斗结果看,林狩旸的指挥能力还是颇为不俗的。

原本这一次任务的具体行动计划制定也应该交给林狩旸的,只是因为任务目标关系甚大,便是谢尔盖都要小心对待,不然一个处理不小心,都会导致机体和战舰出现损失,所以谢尔盖这才亲自动手,制定了这样一份内容详细的行动计划。

林狩旸看着面前的电子版行动计划书,他在审阅计划内容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学习谢尔盖的指挥方式。

在训练营时期,就有专门的教官教导实验体们有关于指挥方面的课程,林狩旸很多的指挥手段都是从那里学来的。

而谢尔盖是蓝星联邦的大校,是征战多年的老兵,不论是指挥经验还是战斗经验都是蓝星联邦首屈一指的,不然也不会被选来参加这次本该是突袭任务却因为一些变故而临时改变的骚扰任务。

谢尔盖的这些经验都是以往在训练营学不到的,甚至在林狩旸看来,训练营那些负责教授指挥课程的教官在指挥方面,很多人都不如谢尔盖,就好比面前这份电子版计划书上,就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战斗方式,是训练营教官不曾教导过的,而这些,则都是谢尔盖经验的结晶,甚至很有可能,这样的战斗方式,普天之下独此一份。

所以林狩旸审阅的很认真,他的大脑在不断分析着计划书上内容的可行度,他试着去以敌人的角度来寻找谢尔盖计划书上的漏洞,可不论他怎么演算,谢尔盖制定的这份计划书都近乎完美,几乎毫无漏洞,只要执行计划的自己三人能够完美的做到上面的要求,那么这次的偷袭任务,不但三机可以安然退却,敌人也会遭到不可估算的损失。

看着面前的电子版计划书,再去对比先前自己制定的那几次战斗计划,林狩旸突然感觉有些自愧不如。

林狩旸认为,比起谢尔盖的这份计划书,他自己的战斗计划更像是小孩子打闹,更多的应用了新型机的性能和他们五个生化超兵的实力去作战,却极大的忽略了僚机小队的作用和战舰能给予机体的支援。

而事实上,林狩旸的战斗计划虽然并非如他所想的那般不堪,可这些缺陷却是确实存在的,几次战斗,他主要还是依靠了新型机和生化超兵,对僚机小队和战舰的援助基本忽略,更多的是将拥有高机动性能的LHAN-X2武装战舰当成了机体运输舰,把僚机小队则彻底放到了旁观者的位置上,并未将僚机小队该起到的作用发挥出来。

在谢尔盖制定的战斗计划书中,则几乎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此次的任务目标,是位于火星联邦第四宙域的一个小型工业卫星V466号,根据情报显示,这里有一个火星联邦的兵工厂,兵工厂除了在卫星内部有自己的MG防卫小队和卫星防御系统外,卫星周围还有一支负责防卫的小型舰队。

执行任务的三机,战争机体将负责火力吸引,死亡机体和天启机体负责远程火力支援和狙击,对卫星兵工厂尽最大可能的进行破坏,任务时间限定为十分钟,十分钟后,速度较慢的死亡机体和天启机体先一步撤退,高机动性能的战争机体进行撤退掩护。

在三机到达指定位置后,会有僚机小队进行火力支援,同时,敌人若是继续咬着不放,那么LHAN-X2战舰也会出面,对敌方进行炮击拦截。

行动计划概括起来很少,可具体内容却很多,例如几分几秒从哪个方向突入,几分几秒至少击破几台敌方MG机体,几分几秒周围的防卫舰队就会赶至围剿……

关系到分秒之间的战斗,谢尔盖竟然都有相关的准确预测,而这除了需要对敌方情报的详细了解,更需要谢尔盖凭借多年战斗经验做出的正确判断。

林狩旸就像在观摩一本喜爱的书籍,一点点细心地品读着面前的行动计划书,配合他戴着眼镜的样子,若是不在机体驾驶舱而是在某个街角咖啡店,手边最好再有一杯精心研磨的手工咖啡,那他绝对要被当作是某个学院博学多才的年轻教授。

……

“距离目标地点0049公里,请三机做好战斗准备。”

……

当视野里出现一台红色的战斗机,以及一蓝一绿两台刚刚才在总部传来的情报资料上见过的新型MG机体时,负责卫星警备的控制台观察员赶忙拉下卫星的防空警报。

刺耳的警报声响彻卫星上空,负责卫星守卫的MG机体整齐一致地举起手中枪炮,将枪口对准了越来越近的三台蓝星联邦机体。

而在另一边,在最前方开路的战争机体猛然加速,一个冲刺如猛虎扑食般,直接扑向卫星上的数十台MG机体,而身后的天启和死亡,则一个急停,选择了留在原地,抽出背后的光束狙击枪,两机驾驶舱内的射击辅助器同时弹出,准心已经对准了敌方的MG机体。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在战争机体如同陨石落地一般冲进敌方MG机体中间的时候,瞬间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