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王旗变换龙潜藏(1/3)

公孙霸大军攻取潼关,又夺取长安,司隶校尉战死潼关。燕军尽占据雍州三辅之地,威震天下,诸侯闻之,无不惊骇。

汉中王刘建夏闻知许昭战死,痛哭道:“惜哉!太尉为国尽忠,仍未阻挡国贼进犯帝都!”问文雄道:“今长安陷于公孙霸之手,其必有篡汉不轨之举。汉室将难存矣。当今天子,孤之胞弟也,诚不知其将安所归之!诚如此,天下将如何?”言罢流涕不已。

文雄乃劝慰道:“殿下休要哀伤。天子在第五均之手,跟在公孙霸之手无所分别。公孙霸纵然饕餮天下,亦当顾及天下议论,不敢轻易加害于汉帝也。有殿下尚在,公孙霸难以篡汉自立也。”

建夏正与文雄商议,加强汉中防守,以备公孙霸入寇汉中。忽然有使者自荆州来,送呈潜龙军师书信。

建夏急忙请使者入,未及发书,先问道:“潜龙军师在荆州可安好?”

使者答:“军师在荆州,宵衣旰食,治理州事。幸得南乡郡主相照料,一切甚还好。今闻知公孙霸取得长安,天下震动,恐主公忧虑,特以书信相送达也。”

建夏遂发书阅之,领英在书信中说道,公孙霸占据长安,因北方未全定,估计暂时不敢有篡汉称尊之举。殿下军力还未强盛,亦不能北进中原与其抗争。请殿下怀勾践之志,韬光养晦。此后数年,公孙霸军力强盛,将逐一扫灭北方诸侯,然后才敢行篡汉自立之事。望殿下暂先忍辱负重,待数年之后,南方诸州大治,军力强盛,而公孙霸若行篡逆,四海将不容,殿下以兴复汉室号召天下,共诛此大盗巨贼,公孙霸必然败也。

建夏看罢,将书信递与文雄观看,问道:“汉朝将危,孤身为汉朝宗亲,当起兵勤王。潜龙所言,贤弟以为如何?”

文雄看后道:“潜龙所言,正与愚弟意见不谋而合。殿下如欲诛贼兴汉,当先有韬晦之志。此时公孙氏锋芒正盛,当避之为上。殿下若遽然勤王,恐事倍功半,大义不及也。”

建夏闻言,沉吟良久。乃道:“潜龙军师与贤弟之言,甚善。潜龙预料,孤韬晦期间,公孙氏可定北方,以贤弟之见,天下局势将如何?”

文雄道:“北方中原所剩诸侯,唯有凉州第五均、并州顾昭、徐州伍文忠也,然公孙霸取得长安之后,势力强盛无比,北方已经无人可以抗衡,此诚明见也。弟与潜龙见识相同,数年之内,公孙氏必有能力扫灭北方诸侯。其必先剿灭第五均,然后再北击并州,然后再趁徐州变动之际,并取徐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