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章 王师雄兵进河南 荆州劲旅围宛城(4/4)

章武见燕军还保宛城,遂提兵占据棘阳。又整军前来攻打濮阳,濮阳守将郭奋率军拒守,章武用四万军围住攻打,郭奋率军在城上拒之。赵山又用挖地道之计,用千余军士两夜时间掘通濮阳城内地道,荆州军从地道趁夜而入城,里应外合,攻破宛城。燕军猝不及防,见城池被陷,郭奋引万余人马只好撤出,逃往宛城。章武又夺取了濮阳,俘获燕军数千人。便又提军北进,陈兵宛城之下。

赵山对章武道:“我军数次前来攻战宛城,皆得而复失。宛城地势为兵家要冲,且有燕军重兵防守。今吾军只有六万人,燕军虽然失去濮阳,然仍能据宛城以阻我军前进。吾料公孙霸必然会派遣援军,将军可再调武昌军前来相助攻打,方可胜之。”

于是章武便令右将军武兼文,统领武昌步骑前来相助攻拔宛城。武兼文驻兵武昌,有精兵步骑两万人。早有北上建功之心,只是领英临走之际嘱咐其不可轻动,如荆州军北伐兵力不足之时,再可率军相助章武。武兼文接到军令,当即便将武昌城防交付水师代领,便集结武昌两万军马,誓师北伐。从江夏北上,行军至宛城,攻克随县,七日之间,便兵临宛城,与章武会师宛城城下。章武大喜,遂引军围住宛城,用力攻打。

汉军八万余人攻打宛城,公孙车命四万余军在城上奋力拒战,一面又向洛阳告急。

时燕军正在天水败绩,凉州失陷,西线战事不利,公孙霸正在焦头烂额之间,今又见宛城告急,心中烦乱。欲要亲自提兵前来宛城击败章武,归海卫力劝不可,权道:“荆州贼军虽然犯境,然不足为患,陛下只需增援宛城,必能阻住荆州贼军北进。今汉中贼军,欲要攻取三辅,才是陛下心腹大患,陛下应该以长安防务为先。”

公孙霸遂依其言,便拔中原兵马三万人,以骁将韩杰率领,前往宛城相助公孙车守城。

韩杰乃冀州中山国安国县人,骁勇善战,兼有武略,甚能领军,时年三十余岁,公孙霸爱其勇武,以其为武卫将军,统领中原之兵万余人拱卫洛阳。今见宛城告急,遂命其为安南将军,统兵三万人,以为公孙车之副,前至

宛城阻止荆州汉军北上。

韩杰率兵至宛城,见公孙车,仪式毕。遂上城观看荆州军部署攻城形势,对公孙车道:“贼军虽有八万之众,然宛城易守难攻。我军也有七万余人,将军可分军屯守宛城之外,形成掎角之势,贼军必然不敢轻易攻城,待其气衰,我军可趁势击之,可退贼军也。”

公孙车用其计,便用韩杰之谋,令其率三万人屯扎城外,自率四万余人屯守城内。互相呼应,如汉军攻宛城,韩杰便趁势袭击救应之,如汉军攻韩杰城外之军,公孙车又趁势袭击救应之。

章武与赵山见燕军来援,遂停止攻城,围而不打。赵山观燕军城内城外屯兵之势,深得防守之法,遂对章武道:“今燕军屯兵为掎角之势,互相呼应,不可轻易攻打也。且先休军暂停攻打,待寻机在破之。”

章武道:“今燕军援军至,人马与吾军旗鼓相当,若欲硬攻之,恐非易事。不如分兵绕道袭之,军师以为如何?”

赵山笑道:“将军不必焦急。吾料潜龙军师月余之内便可攻取长安,发兵中原。我军且在宛城屯扎,待月余之后,若潜龙军师兵出潼关,将军再进军不迟也。”

章武道:“善。”于是领军屯扎宛城城下,围而不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