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章 精兵猛将集南阳 铁骑健马降高奴(3/5)
言末毕,公孙鸿出座请道:“臣数次率兵拒贼,未有建功,今又败于湖县,不胜惶恐。此番臣愿提兵前往宛城拒贼,以雪前番败军之耻。望陛下恩准,臣今如果不能退贼,便誓言不再回见陛下也!”言罢,伏地叩首请命。
公孙霸沉吟不答,皇甫照见之,遂出奏道:“宛城重要之地,不可疏忽。公孙少将军虽然勇武超群,然资历尚浅,恐非贼军陈功、赵山等敌手也,还望陛下察之。”
公孙鸿闻言,遂跪地又对公孙霸请道:“臣受陛下隆恩,愿粉身碎骨相报。不想未有建功,却折损军马,臣心胆欲裂,痛彻肝肺。今大燕国家有急,陛下不用宗室,又能用谁呢?臣今番此去,必当知耻而后勇,定不会再像前番败绩。臣若不雪此辱,将死不瞑目也!”
公孙霸闻言,遂矍然而起,嘉赏公孙鸿道:“朕侄可谓是虎父无犬子,朕有此英雄之侄,何愁贼军不退乎?”遂下诏令,以镇北将军公孙鸿为将,统领洛阳三万人马,前往宛城拒敌。
归海卫见之,遂出奏道:“陛下既然以公孙少将军为将,臣仍请以为军师,辅佐少将军退敌。”
公孙霸闻言大喜,道:“有军师前往,朕无忧也。”于是授司徒归海卫使持节,以为公孙鸿、公孙车所部军师,可节制公孙鸿、公孙车二将。
原来公孙霸心中有意再让公孙鸿领兵前往宛城,只是碍于其前番败绩,恐皇甫照、汪谦等反对,不好任命。归海卫揣摩上意,遂鼓动公孙鸿请命领兵,然后自任军师,好掌控十万大军。公孙鸿因为前番之败,正欲要建功雪耻,所以无不从之。皇甫照、汪谦等朝臣,见公孙霸决议如此,遂也不再出言。
领英屯兵弘农,闻知宛城战报。遂与文雄商议道:“宛城若被困,公孙霸必然再遣军救之,今我大军十余万已经围困宛城,兵锋正盛,正可以围城打援。吾欲再向宛城用兵,阻截燕军来援,相助前将军围宛城。宛城若救援断绝,必然不能久持,我军可不战而下也。如荆州军进至中原,则吾两路军可对闻人策形成夹击之势,燕军可破也。兼武以为如何?”
文雄道:“然也。以雄之见,军师可在弘农屯驻,以牵制闻人策。雄与封将军率军前往宛城阻击来援之敌。如燕军不能驰援,不须月余,宛城便
军心动摇,其虽然兵多,然吾军已经不惧也。”
领英大喜,于是便令封传车为大将,文雄为军师,分兵三万人,皆汉军精锐,前往南阳郡以阻击来援之敌。建夏又从长安增援两万人马至弘农,领英亲统之,以牵制闻人策军。
公孙鸿与归海卫率军前来驰援宛城,却被文雄、封传车三万军半路阻截于陆浑,不得进入南阳郡。燕军一时无策,归海卫遂传令公孙车,令其在宛城坚守,待半月之后,冀州、山东等地援兵再至,便可前来宛城解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