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章 三军并进会东都 公孙连败走钜鹿(2/3)
公孙霸欲要回驻洛阳,却又忧虑纵横军尾随入洛阳,在太行山又相持了数日,正在迟疑不决之间,又接得洛阳军报说新安已经被潜龙攻破,闻人策全军覆没,镇西将军已经自裁谢罪。现贼军十余万人进犯洛阳,请陛下定夺是否弃守洛阳。
公孙霸闻知闻人策战死,新安已经失守,不禁心中大震,遂传令洛阳,命准备弃守洛阳,令公孙贵先将燕廷迁之邺城。归海卫负责军务,务必先阻拦住汉军攻势,掩护公孙贵撤退。
公孙霸见汉军大举入中原,已经对洛阳形成包围之势,而自己又未能击败王纵横并州军,不禁感到大势已去,在军中叹道:“朕果真不能据有天下乎?”又见闻人策、池柳皆战死,心中不胜凄惨,众将前来问如何安排,公孙霸遂传令幽州公孙虎、豫州公孙彪,可收军尽量保住幽燕、山东等地。自己暂驻军太行山险要隘口,阻挡纵横军南下。只待洛阳撤离,便引军走钜鹿。
领英已经攻取新安,夺取函谷关,又收降燕军甚众,遂整顿军马,准备前来收取洛阳。中原人民,仍怀念汉朝,素来闻知建夏仁义,今见公孙霸施行苛政,强行招募中原人民为军,多有不从。见领英引军到,于是箪食壶浆,纷纷来迎接王师,除洛阳以外,中原三河地区人民大多已经归服建夏。
中原人心尽失,燕军已经不能在洛阳立足。公孙贵接得公孙霸诏令,立即率燕朝群臣向邺城撤离,吴江引万余御林军相护送。归海卫与公孙鸿领三万余军尚在洛阳驻守,归海卫令将伪燕宫中财宝装载千余车,运至邺城,迁洛阳富户千余家,又将府库中军资粮秣也搬离,强令洛阳百姓运输。
领英在函谷关集合大军十二万人,对众将道:“今伪都洛阳已经是我军囊中之物。公孙霸现尚在太行,我军兵临洛阳,伪燕必定向邺城撤离。我军宜速击之,可一股而下洛阳。则剿灭伪燕,兴复大汉,将指日可待也。”
于是下令,令右将军武兼文为先锋,率军二万在前,以左将军封传车领中军六万人,随后而进,以后将军独孤虎领军二万人,率军在后,文雄为军师在中军。限定四将在三日之内取下洛阳,领英率众仍驻新安以待之。
武兼文提精兵二万,进至谷城,燕将公孙鸿率军阻截,武兼文提戟出阵,连斩燕军两员战将,公孙鸿大怒,提刀策马而出,来战武兼文。
武兼文随即提戟迎战,两人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武兼文不禁暗自吃惊,寻思公孙鸿武艺果然超群,居然能与自己相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遂在马上大喝一声,在显当年神勇,大铁戟呼呼生风,威猛不可挡,公孙鸿见之惊惧,遂不敢恋战,弃阵而走。
武兼文即驱麾下两万精兵,前来攻击燕军,公孙鸿奋力拒战两个时辰,见不能相敌,遂弃守谷城,撤军回至洛阳。急告归海卫,说汉军已经进至谷城。
归海卫闻言心中焦急,遂集合洛阳四万军,令再坚守洛阳三日,待将城中辎重尽行运出,再
撤离洛阳。
武兼文已经夺取谷城,文雄与封传车便提大军前来,次日,汉军八万人便进至洛阳西郊,文雄传令全军围城。少许,独孤虎后军亦到。
归海卫登城视之,见城下汉军铺天盖地,旌旗如云,围城三匝,不禁心中惊惧,遂令公孙鸿引四万军在城上拒守,又急令民众速速运出城中辎重。
十万汉军三面围困洛阳城,文雄先传令城中,可献城投降,只给一日时间,一日之后,若不投降,即麾军攻打。
洛阳城中人心大惧,皆欲要出降,然燕军尚未走,不敢轻动。归海卫传令燕军严加戒备,一面又连夜运出辎重千余车。
次日晨,燕军仍不投降,文雄随即令大军攻打,汉军十万人,三面攻打洛阳城,燕军三面拒战,渐不能支,到日中时分,西门即被武兼文攻陷。
公孙鸿见西门被陷,急忙告知归海卫,说汉军即将入城,可率军撤离。归海卫心下着慌,遂弃下未运出辎重,传令全军撤离,又传令将府库焚烧,急忙带领护卫军数千人从东门而出,公孙鸿即率领燕军三万人弃城而去。一时不能尽撤,又有万余军滞留城内。
洛阳城内大乱,奉命焚烧府库燕军,见归海卫、公孙鸿已经逃离洛阳,遂不烧府库,守住府库待汉军前来验收。武兼文攻破西门,带军进入洛阳城,大部燕军已经逃走,武兼文遂命军占住城内各紧要之处,此时独孤虎、卢飞等将已经率兵从洛阳南北二门入。万余燕军不及走脱,遂为汉军所俘获。
文雄率军入洛阳,城内百姓皆伏道相迎。于是汉军入洛阳,封伪燕皇宫,收其府库。文雄闻知燕军未有焚烧府库,遂重赏抚慰之。又安定城内百姓,传捷报于领英。封传车、武兼文、独孤虎三将,又率精兵六万人,向东继续追击燕军,所过之处,纷纷归降,燕军兵败如山倒,洛阳一失,司隶全境便望风归顺。汉军二日之间,便光复河南,封传车等三将收取陈留、河内、东郡,率兵进至冀州魏郡,归海卫与公孙鸿领败军逃至钜鹿。
领英闻知洛阳已下,便从新安进至洛阳。传捷报与关中,然后传令封传车等三将勿要深入,可暂时收军,驻扎司隶境上待命。领英对文雄道:“洛阳已定,宛城尚有公孙车所部燕军,今可令其献城投降。如不降,我军便可攻打拔之。”
文雄道:“燕军大势已去,公孙车如不降,必然被我军所歼灭。吾料宛城内燕军士气已丧。请军师命雄领一支军前往,容吾前往说服宛城燕将,可让宛城不战而降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