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弟匡汉室兄助贼(2/2)
吴江闻言潸然泪下道:“贤弟自认为道德高洁忠孝义节之士,为兄不择手段,恶名远扬,才与为兄断绝关系。然你我皆一母所生,血浓于水,血亲岂能割断?贤弟自以忠孝友善为标榜,连胞兄嫂嫂侄儿都不愿见,何乃如何绝情乎?”
吴河闻言不禁默然,又见其兄吴江如此悲伤,心中不禁恻然,遂道:“既然如此,吾且见过嫂嫂侄儿。”
吴江闻言大喜,遂准备马车,亲自搀扶吴河上车,又亲自为其驾驭,驰入吴江在玄菟府第。引吴河入内,并唤其夫人与其子二人,前来拜见叔叔。
吴河遂一一见过,认下嫂嫂与侄儿。便对吴江道:“吾皇命在身,不可在兄长家滞留,以避嫌疑。”
吴江与其夫人两子一齐拉吴河,吴江夫人道:“叔叔前番在中原之时,都不曾见过兄长,今既然来至辽东府中,为何连酒水都不愿意饮一杯呢?”
吴河道:“非也,愚弟今奉命出使辽东,当以皇命为重,今见过嫂嫂与侄儿,已经是于理之外了。”于是便请要回到监中。
吴江见之,默默流泪不语,吴江夫人又道:“兄长爱叔叔如此,叔叔就如此铁石心肠吗?自父母殁后,兄长唯有叔叔一人至亲,常念及叔叔,心中时常感伤。今难得一见,欲要同叔叔一聚,共享天伦,叔叔既然以忠孝闻
名,今事兄如事父也。见兄长如此哀伤,叔叔心中就不能有所愧疚吗?”
吴河闻言,心中不禁恻然,见吴江悲伤落泪,心中也是不忍。于是便答应在府中留宿一晚。吴江闻言大喜,连忙令府中仆从准备酒馔宴席,自己与其夫人与两子等再客厅与吴河叙话。
兄弟两人叙话多时,已经夜深,酒宴已好,吴江遂请吴河上座,与其夫人与两子皆陪吴河饮食,席间并不谈及国事。吴河见此,以为吴江果然只是因为骨肉亲情缘由,遂心中放松警惕,吴江夫人又劝酒,兄弟二人饮至深夜,皆大醉。
次日,吴江又留吴河在府中,对其说道:“燕王扣留贤弟,以为贤弟是汉主之使缘故也。今贤弟在吾府中,燕王便不会为难贤弟也。”又旁敲侧击,试探吴河之意。
数日后,兄弟二人又饮酒,席间,吴江忽然又垂泪,吴河问其缘由。吴江叹道:“愚兄虽然身居gāo • guān,然远离桑梓故土,今至于辽东,举目无亲,令人心酸。贤弟乃吾唯一之亲,如能长期相团聚,共享人论兄弟骨肉之情,愚兄当不愿为官,宁愿为一布衣也。只叹人生欲要有此而不能得也。”
吴河见其兄伤感,心中又不忍,遂劝慰道:“兄在燕王麾下久矣,今汉朝皇帝相赦免公孙燕王,兄如果能奉劝燕王听命于汉朝,海内一家,天下相安。汉朝必然宽赦燕王以及兄长前番之罪矣。如此愚弟便能与兄团聚共事也。”首发
吴江闻言默然,寻思正要游说吴河,反而被吴河游说。吴江已经知道其弟并无归顺公孙霸之心,遂长叹之。吴江夫人在屏风后听之,便出来对吴河道:“叔叔今番来到辽东,兄弟得以团圆相聚。为嫂已经探知,公孙燕王甚为欣赏叔叔才德,只要叔叔肯归顺公孙燕王,便以gāo • guān厚禄相授,必高于叔叔在汉朝官位。此两全其美之事,叔叔难道就不考虑从之吗?”
吴河闻言,遂拂袖而起,见吴江并不说话,心中已经知道其兄之意,遂对吴江夫人一拜道:“谢过嫂夫人盛情相待。如愚弟只是一寻常百姓,便从之也无妨。然国家大事,非嫂嫂所知也。”
遂又对吴江一拜道:“若论私情,吾与兄长为同胞骨肉也,可以相坐共饮,以叙亲情。若论国事,吾与兄长乃敌国之仇也。愚弟既然尊奉汉朝,仕宦于当今汉帝,便绝无二心。此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为人忠孝不能两全,请兄长与嫂夫人赎罪。”随即便出府中,唤军士,送其回监中。
吴江深知吴河秉性,见不可劝,遂仍送吴河于监中。报知于公孙霸,只说其弟吴河乃忠贞不二之士,不肯变节归降。公孙霸问道:“既然不能为孤所用,也不应当为刘建夏所用。”言外之意,将要杀之。
吴江遂劝谏道:“吾弟吴河,秉性执拗,并无相害大王,不足为大王之患,今既然为使,大王不宜扣留之,且送其归国,以免落下口实。”
公孙霸道:“你所不知也,刘建夏欺孤太甚,孤正欲斩杀其使者示威!不过因为是卿胞弟之故,孤且看卿之面,不杀之。今暂时还不能遣回,且留在辽东,日后刘建夏派军前来攻打辽东时候,可以作为质也。”于是仍命将吴河收押在监。吴江便命看管军士好生相待汉使,时常馈送吴河酒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