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归乡驿路逢佳人(1/2)

王腾返乡探亲,好友习甲为其送行,一只送出长子城外六十余里,二人才惜惜相别,各自赶路。

与习甲告别之后,王腾心中若有所失,但想到即将还乡见到父母,心中又很激动。随即便驰马上路,向幽州渔阳郡方向奔驰而去。

从上党长子城到渔阳塞上村,大约有千余里路程。

王腾四年之前跟随王六来上党之时,也是走的这条官道大路,所以王腾依稀记得道路方向。现已经长大成人,又在上党多长了见识,自个从上党到渔阳也可以了。官道之上每隔数十里便有一处驿站。王腾沿着驰道驿站而行,自然也不会走错路。

一别故乡四年,王腾何尝不日日思念家中父母,只是此番习武机会难得,路途遥远,还家不便,四年之中,只好将思念之情埋在心底。

四年以来,王六也曾数次来上党经商贩卖,每次到上党都会前往看望王腾,为其捎带父母口信。

王腾每次见到王定时候,便托付王六回复父母,请父母勿要挂念。王定夫妻二人得知王腾正在学习武艺,长进很快,心中都十分高兴。

不知不觉,一晃四年过去,昔时乡下鄙陋少年,今已经长成一雄壮英武青年。

正所谓归心似箭,马蹄如飞。

王腾此时武艺学成,虽说不上是衣锦还乡,但也当有荣归故里之感。一路上心情愉悦,驰马如飞,千余里路程,一日便走了近一半。

沿路驿站值班驿卒等,见王腾骑乘官府战马,又有官府文书信物,于是皆礼敬之,为其指路。

王腾奔驰一日,至日落暮色降临之时,到一驿站歇马,准备在此歇息一日,明天再奔驰一日,天黑之时便可到达渔阳塞上村。

此处驿站是冀州刺史部常山国井陉县地界,驿站唤作五水亭,五水亭亭长甘成见王腾是上党郡军官,一问又得知王腾是上党郡守王扶之侄,又见王腾其貌不凡,堂堂一表。便热情相待,收拾一间馆驿让王腾安歇,又命驿卒将草料来给王腾喂马。

王腾心下不安,便拿出银钱付给甘成亭长,说道:“我虽然是上党官军,但此番还乡探亲,并非公事。不敢贪图国家便宜,住宿费用之资,吾还当垫付。”

甘成急忙推却,赔笑道:“少将军不必如此。此等驿站,虽然为国家所有,但小人管理五水亭,还是有便宜之权。些许小事,此小人举手之劳,真不妨也。”

原来五水亭亭长甘成心思活络,善于处理乡里人事,其有一女,年十七八岁,正待字闺中。甘成愿要为其女寻得一佳婿,村中百姓二郎皆看不上。今见王腾如此英武年轻,又是上党太守王扶亲戚,一见心中便甚爱之,便有心结交王腾,欲要招其为女婿。

当晚便又在驿站为王腾准备酒菜,热情款待。王腾推辞不过,付给银钱亭长又不受,心下很是不安。饭毕,甘成对王腾道:“少将军且在此安歇一晚,容明日再歇息一日,到小人家做客,以表小人敬重王太守之情。且后天再走不迟。”

王腾惊讶道:“在下还乡心切,不敢耽误。亭长盛情,在下自当心领,只是万不可在路上逗留。”

甘成笑道:“多住一日无妨也。”便请王腾在驿站安歇,命驿卒夜里值守。

甘成又寻思恐王腾明日一心要走,于是心生一计,在驿站府库中取出一种草药若干,掺杂在王腾所骑战马喂的草料中。此种草药,马若吃了之后,便微微中毒,口鼻发红流涎水,性情变得狂躁,不听人使唤。但却也不打紧,顶多一二日后药力失却,便又自动好转。

甘成本来只是井陉县平民,曾为官府养马,官府见甘成甚能驯养马匹,便让其任五水亭亭长,管理亭驿马匹等事,现年四十余岁。

当夜甘成给王腾所乘之马喂了草药,便回到家中,对其妻说其此事,其妻闻知心中也甚高兴。

次日一早,王腾醒来起床,便准备牵马上路。走到马厩边一看,见战马口鼻发红流涎,好似得病了一般。王腾心中奇怪,便解下缰绳,牵来欲要骑上,马忽然摇头摆尾,四蹄乱蹬,不听人使唤。

王腾心中狐疑,正不知何故。此时甘成已经来到驿站,便来见王腾,见此,对王腾说道:“小人善于养马,颇知马性情。今见少将军坐骑如此,恐怕是误食了毒草缘故。”

王腾心中一惊,连忙问道:“昨日途中歇息之时,此马的确在路边吃过不知名野草。不想导致如此,耽误一两日倒不打紧,只是此马是官府马匹,若一旦有所闪失,且该如何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