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藩王使盗劫商贾(2/4)
封章幼子封驿,字传车,也是一少年俊杰,自幼随父习武,善使大刀,时年不过十五六岁,却已经武艺不凡,此番亦建有功勋。
而前太子刘建夏被贬为西城侯,居住西城,低调自保,并未有所动向。只是与民女华玉凰成婚,并与上庸太守文广之子文雄为连襟,文雄字兼武,有韬略,建夏深相接纳,又与文广联合发兵剿灭山贼,得武陵人武策归降,武策字兼文,武勇超群,建夏亦收罗麾下,重用之。
纵横在邺城为都尉,统率王扶的亲兵。平日里也负责州中军士训练等事,纵横年才二十,勇武无双,为军中所敬服。
赵王自上次向王扶索粮被拒,心中怀恨,一只要找事。但王扶整治冀州甚为得法,无隙可乘,又不好公然相发难,赵王思虑良久,没有其他好办法。
幕僚申公知道赵王心思,便对赵王奏道:“大王是否为无策相制王扶而烦心?王扶此人,断大王之供应,诚为可恨。臣有一策,可以报此恨。”
赵王便问申公道:“先生有何良策,且讲来与寡人相听。”
申公道:”大王最近网罗招收军士中有山中盗贼,江湖亡人,此等皆亡命之徒,以利诱之,可为大王驱驰用之也。大王所封之国,与常山、钜鹿接壤,常山、钜鹿多商贾富户,常年行走往来幽、并、冀三州之间,大王欲要出此心中之气,可暗中指使此等亡命山贼盘踞驰道,抢掠其财货献给大王,此不用大王劳师费力,便可得财货金银,而冀州境内盗贼频发,朝廷若闻知,当追责王扶治理不力也。大王再上本参奏,即可使王扶罢冀州牧。此一举两得之事,大王可以行之。”
赵王闻言暗喜,但又觉得行此等之事,有失藩王身份,申公却又奏道:“当今天下,朝廷昏暗,兵强马壮者便可称尊,大王堂堂宗室,岂可受制于州牧刺史?且大丈夫行事当不拘小节,大王欲要扩充实力,当不择手段。此不过整治王扶之策,又何虑焉?”
于是赵王便从申公之策,就将此事让申公去操办,对申公道:“只要能整治王扶,此事又有何不能行之?寡人命郭舒将军相助先生,以行此计。”
申公领了赵王言语,于是便与郭舒前往军中,挑选得一伙山贼,约有五十余人。此伙山贼原来是赵国境内太行山中结伙打劫贼寇,闻得赵王招募军马,便前来相投,首领唤作檀文虎,使用一柄四十余斤大杆刀,有力敌百夫之勇。郭舒见檀文虎勇武可用,便保奏赵王,赵王一见,果然熊虎之将,甚喜,于是便收纳其众,安在军中,以檀文虎为裨将军。
当下申公召集檀文虎部众道:“今大王有一好差事,要使用你等,你等可愿意效力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