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齐赵烽烟忽然起(3/3)

顺安8年春正月,长安下令削藩,各地藩王闻知,皆不遵令,于是齐王刘开公然举兵反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兵攻打青州、兖州,两月之间,便占据青州、兖州大半,齐王已定齐地,随即发布矫召,以清君侧名义举兵发难,布告天下,赵王、吴王、楚王随即举兵响应。各自出兵攻打所在州县,侵夺汉地。

齐王举事之前,准备充分,已经拥有强兵十万,发兵攻打青州、兖州,青州兖州兵马无备,难以抵抗齐军,一月之间,便被齐王占据大半领土。青州刺史周崇前番已经请辞,张莽之地张豹继任,张豹不过一赳赳武夫,不会用兵,为齐王所败,逃往豫州。

青州刺史陈德,武将出身,善能领军,其子陈功,字章武,时年二十七八岁,身高近九尺,善用长枪,武艺高强,与纵横相仿,曾受封折冲校尉,随其父陈德领军守青州,但青州兵力不足,相战一月,难抗齐王大军,青州也被攻陷,陈德与其子陈功率兵退守青州东莱、千乘二郡拒守。

齐王举旗反叛,各地纷纷告急,急报如雪片般从关东而来。长安震动,末帝闻知,心下慌乱,即问张莽与朱糟如何应对。张莽与朱糟商议,便命司隶校尉张瑜为太尉,统朝廷十万王师,节制关东八州军事,出关中前往山东平叛。

各州州牧刺史见诸位藩王骤然举兵反叛,便各自聚兵紧守,各州牧刺史大多虽然也有自立之心,但诸王反叛,这种局面之下,还是站在朝廷一边的。

冀州牧王扶,见朝廷颁发削藩令,不禁叹道:“各地藩王不法,藐视朝廷已非一日,此令一出,非但不能削藩,反而是火上浇油。”便在冀州东南境上要隘处,屯驻军马,以防齐王,在钜鹿又加派军马驻守,以防赵王。而常山、中山等郡国,因为在冀州西北,则一时顾不及了。

果然,削藩令一下,诸王见之纷纷抵制。齐王首先发难,两月之间便已经占据了齐地,王扶担心齐王再举兵进攻冀州,若与赵王合兵之后,恐怕就难以相制了,于是再抽调聚集冀州兵马两万余人,增守冀州东南面要隘,严防齐军来犯。冀州所能用之兵,几乎已经尽派遣上阵了。

赵王已经响应齐王,便发国中兵马三万余人,攻略周边郡县,常山、中山等地皆陷落。王扶以兵马二万守钜鹿,以拒赵王。

齐王也欲要与赵王会合,占据齐地之后,便挥兵攻打冀州,却见王扶守备甚严,一时不能攻克,便令军转而取道北上,攻略幽州。

齐王先给幽州刺史韩广国发书,要其归诚自己麾下,韩广国不愿附从齐王反叛,拒绝,陈兵于境上抵抗。齐王便令麾下大将王宪统精兵三万,副将十员,挥师北上,一路攻城略地,战败幽州军,齐军直达幽州蓟城之下,王宪便引兵围住蓟城。

邺城被围,幽州形势告急,此时诸侯自顾不暇,岂能来救?渔阳太守司徒臣便征调驻守渔阳边疆兵马三千人,令自己族侄、偏将军司徒超率领,守卫渔阳。

赵王军队已经攻占中山,又进犯幽州涿郡,将至渔阳,司徒臣随即又召丰乐县校尉王腾至渔阳,对其道:“子之勇武,比于关张,今赵王军队来犯,正是子建功立业之时,此番若能击退赵军,吾便保奏子为偏将军!”便让纵横暂代副将之职务,协助司徒超守卫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