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卸甲归乡再寻亲(1/2)

汉朝奋威将军王腾率兵大破扶余军于浑河,震惊东胡诸国,高句丽、肃慎、獩貘等东胡皆震惧,互相道:“汉虽然动荡不安,却仍然不可犯也!”于是各自敬畏,遣使通好,不敢再反叛挑起战事。而纵横威名,自此便扬于东胡。

纵横大破扶余,建立赫赫战功之时,时年不过三十二岁。此役之后,纵横盖世猛将之声,便扬于南北,海内震惊,当世名将者,几乎无出纵横之右。

纵横班师回到幽州蓟城,交割兵马。公孙霸在钜鹿前线闻知,大喜,对左右道:“吾就知奋威将军骁勇善战,此番必能建功。”于是尽赦免纵横抗命之罪,恢复其军职,又以金银田宅府第等重加赏赐。

纵横却谢绝公孙霸重赏,对使者道:“王腾忤逆主公,今番只是戴罪立功,安敢奢望重赏?请回禀主公,王腾此番征战,shā • rén无数,内心震撼。夜梦数度惊醒,不能安神,恐再难领军。请主公宽恩,让腾回乡暂作休养,兼做善事,以求削减杀伐过重之罪孽!”

公孙虎也为纵横此番功也所震服,见纵横推辞赏赐,大为不解,便劝纵横道:“吾观将军正是血气旺盛之龄,正当建功立业之时也,何言退却呢?”

纵横道:“将军有所不知也,吾虽然为战将,然却畏惧沙场流血之事,今番平定扶余,实乃不得已,浑河一战,见扶余人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心下大受震动。焦虑不安之疾便发作,如今神思恍惚,实在不便再领军,所以才如此。”

纵横谢绝赏赐,欲要卸甲归田里,公孙霸不准,令纵横受赏,纵横不得已,自己只好受了少部分,大部分皆分给有功将士以及此次征战中死伤的数千汉军将士家属。公孙霸又令纵横领军,行奋威将军事,纵横托言有焦虑之症,不便领军,居蓟城数日,果然犯病,卧床不起,公孙虎前来看视,见纵横果然神思恍惚,面容憔悴,医者诊治告道:“此为征战劳累,为风霜瘴气所侵缘故也,需得数月调养,才可恢复。”

公孙虎便将此情告知公孙霸,公孙霸问皇甫照道:“王腾不从吾意,该当如何?”

皇甫照建议且让纵横回乡养病,公孙霸又道:“此人若不能被我所用,便不能留住。否贼,一旦资敌,将成为心腹大患。既然不能为吾所用,便可除之。”

皇甫照便劝说现在紧要时期,人材难得,且先不必图之,若纵横果有判离之心,再图之不迟。

公孙霸寻思数番,只好从皇甫照之言,于是便应允纵横归乡之请,却令公孙虎密切监视纵横,如有叛离之象,即可逮捕。便又赏赐纵横,给纵横老母许多金帛。纵横推辞不过,也只好受了,病势稍好之后,便与公孙虎、姬超等幽州将领设酒作别,并不带左右随从,只拿了自己的丈八铁矛,单人匹马归乡而去了。

纵横卸下军职,回到渔阳丰乐县塞上村,引起轰动,丰乐县令亲自率人来到塞上村,为纵横祝贺。村中里正等率村民披红挂彩,表彰纵横家门,族人都以纵横为骄傲。远近村民齐来看奋威将军,几乎都把门踏破了。

纵横一一谢过诸位乡亲,便请叔父王六主持替自己招待,王六之子王横,如今已经长成,在外从军。

纵横母亲便被众村民尊奉,一时间待之如众人祖母。纵横母亲整日乐不可支,总算是老了享福,活在人上人了。

纵横因为有焦虑之疾,塞上村家中又整日有人来,不能安心休息。于是便在丰乐县郊外安静清幽之处购置了一处房屋,将老母请来此处居住,此处房屋有内外两间小院,甚为宽敞,又离城内集市较近,方便购买物品。

纵横又雇佣了两名仆人,每日里来照顾服伺老母生活起居。纵横母亲平日里生活朴素惯了,今日得此服伺,还不习惯。仍然要每日去地下劳作干活,纵横只好在屋旁又买了人家数亩田地,以供母亲种植菜蔬。

纵横就居家养病,陪伴老母,老母见纵横又闲居在家,如今已经过了三十而立之年了,而自甘兰亡故只后,纵横军务倥偬,一直没有再娶,便欲要为纵横说门亲事。其实自纵横从蓟城归来,这丰乐县方圆百里之内有女儿没有出阁的官宦富商之家,都想要把女儿嫁给纵横。至于平民百姓之家女儿,虽然也十分愿意嫁给纵横享富贵,但是纵横是四海扬名的英雄豪杰,自知配不上,也就没那个奢望了。

纵横心里还一直记挂着亡妻甘兰,只是军务繁忙,自从冀州回来后,一直未曾去看望过。后来几经战乱,消息断绝,也不知岳父一家可还安好?自己与甘兰的孩子虎儿如今也是少年了,纵横还没去看过,心下担忧,便想趁病好之后,便前去岳父家一趟。

见母亲说起提亲之事,纵横道:“孩儿此事心中忧虑烦闷,无心谈及此事,待过段时间在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