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连结胡骑谋夺位(1/1)

西域长史府名义上归凉州刺史部节制,但因为凉州治所姑臧距离太远,鞭长莫及,所以实际归敦煌郡代管。

但自班错与凉州第五均交恶之后,西域长史府并不听从凉州,而西域长史几乎是刺史级别,所以敦煌郡郡守实际上也不能节制。

华汉建立,颜芝领凉州刺史,陇西人李建任敦煌郡守,前者伪燕将领师高等将,败逃北边长城,纠结胡人等众,尚有数千之众,盘踞塞外,不时袭扰敦煌、酒泉等地。

昌武三年,凉州刺史颜芝命李建前去招降师高,师高不从命,于是镇国大将军独孤虎率师万人,前至长城,征讨师高。

师高闻独孤虎来,便整部下数千人,据守长城,相敌汉军。

独孤虎亲自出马,搦战师高,师高欺负独孤虎年老,便出战,两人交手三十余合,师高不敌,退回阵中,汉军将长城围定,师高又求救于胡人,李建便出兵,杀退胡人,师高被围二十余日,只好出降汉军。

独孤虎便尽收其众,汉念及师高投诚,遂赦罪不诛,名其招降伪燕余众归服,驻守张掖。用为将军,于是伪燕在凉州残部,也全部平定。

靖治年间,李建等见鲜卑西进,便将此情申报朝廷,李建又致书班错,邀约班错在玉门关相会,商议事务。

班错便带其幼子班鸷等前来玉门关,与敦煌郡李建、酒泉郡守胡晃等相见于玉门关。叙礼毕,李建道:“长史久镇西域,甚得西羌诸部畏服。今朝廷授以长史重任,领镇西将军,李某与胡使君只是凉州一郡守,不敢与长史同列并位。然共同为国驻守边疆,同为汉朝效力,李谋等不得不相邀约班长史来此,共商御寇防盗大计。”

班错道:“太守与吾,皆国家驻守边疆重臣,同为国家效力,何分官爵地位高低?”

李建道:“今伪燕已除,大汉重整海内。匈奴虽然势衰,然北胡鲜卑趁势而起,取代匈奴而鹰扬大漠,今胡兵进至凉州、西域边境,威胁边疆,不可不提防之。”

班错道:“然也,吾早有准备,已经整境内之军数万人,列兵边境以防之。又借助大汉天威,使君等相助,谅鲜卑也不敢轻易来犯。”

李建道:“长史自然威震西域,鲜卑不敢轻易犯之。不过为以防万一,李某还是想请于长史与胡使君联兵共守为上。”

班错道:“使君且有何计策?如何联合共守?”

李建道:“今鲜卑现在虽然一时还不敢犯我,但其兵强日盛,以后就不敢保证其不能犯我了。而长史与李某等所管辖之地,正首当其冲。大汉又远在万里之外,若一时救援不及,还需当自救。今敦煌、酒泉有军马三万人,西域有兵马近五万众,如两相联合,彼此呼应,则能互相救护。鲜卑若攻长史西域时候,吾即与胡使君等提敦煌、酒泉之兵往救,鲜卑若攻我敦煌、酒泉之时,长史又遣西域之兵来援,便可退胡兵。”

班错闻言甚喜,便对李建与胡晃道:“使君所言甚善,今便从使君所言,定立联盟,紧急之时互相救援,共抗北胡。”

当下三人便在玉门关上定立共鲜卑北胡盟约,李建、胡晃与班错约定,共将所部军马移驻守北边要隘,修筑要塞,境上数百里之处,设置烽火台,若遇到敌情,便白天举烽,夜里举火,迅速报知海头、敦煌,酒泉各处,便可立即调动军马,前去抵敌。

二人商议约定完毕,李建便在军中设宴,款待班错与胡晃,班错幼子班鸷随侍左右,李建见班鸷虽然器宇不凡,却杀气腾腾,便问班错此少年将军为何人。

班错答道:“此犬子小儿班鸷也。现今为将,甚有勇武,吾甚爱之,以此常随左右。”

李建便令给班鸷斟酒相敬,班鸷饮酒毕,也不来相谢。

李建细观之,总觉得班鸷为人怪异,但是不好明言之。待席散之后,班鸷退下,李建便问班错道:“班长史镇守西域三十余年,李某深为钦佩,今长史春秋已高,为国家边疆大计,未来西域长史可曾选定乎?”

班错便答道:“不劳使君相问,还未有定下此事。”于是便将其三子之事对李建言之,李建闻言便劝班错道:“自古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以李某之间,还当立长子为宜。”

送走班错之后,李建对胡晃道:“吾观班鸷此人,桀骜不驯,势必难为人下,今班长史在,尚可弹压,若班长史一日不再,其必为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