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谢怀柔【7】(2/5)
“无,”察觉到她的明显不悦,谢怀柔亦不敢再求情,“顾子美按律当斩,是臣荒谬了。”
沉默须臾。
季郁视线在她那张平静无波的脸庞上停留许久,抿口茶,又低低地叹了口气说:“……姊姊,你让我想一想。”
—
冀州大旱,百姓缺粮。
朝廷赈灾时是从周边有储粮的城池先抄道,就近送粮救援赈灾,冀州已近江南水乡,邻城都是富庶之地,按理说是绝不会筹集不到粮食的。
商人哄抬米价者按律是重罪,按略低的价格供应粮食则会得到朝廷的贴补,所以商人都很仁义。
只要朝廷愿意管,这些年各地的各种天灾人祸一向度过得很平稳。
本来以为这次赈灾也如此。
商人先按照略低的价格把粮食出售给百姓,再等着南边的粮食运过来,朝廷补贴银两。
谁知这次的冀州百姓,怎样都等不到运粮的马车。
等到商人储存的粮食早已消耗殆尽,坐等又等,还是不来。
朝廷赈灾的粮食没有到,市面上倒是悄悄地出现一批高价倒卖的粮食,价格从原先的十倍二十倍,一路水涨船高甚至栗比肉贵。
最后稍有家底的人家都再也待不住,弃田逃难,又死在因天灾而到处封闭的道路上。
剩下的穷苦百姓扒树皮草根也再填不饱肚子,只得在家中奄奄一息,甚至有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奏折送到时,举国皆惊。
冀州原先不过只是蝗虫过境加上久不逢雨后的单纯旱灾罢了,明明可以加以治理,待平复灾情后,好好地调理土地以待来年的。
何以至此呢?
早朝过后,季郁另派以左友欢为首大臣另外择路赈灾。
他是新擢的能臣,又是冀州人士,带着军队押着粮食做事后诸葛还是不会出差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