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老中青三代分歧(3/5)
“男子汉大丈夫,吃了亏要找回来是对的,但是我向来主张堂堂正正地赢回来!”肖阳和他争执起来。
反倒是老太太一直乐呵呵地看他俩斗嘴,出来解围:“行了行了,你俩别演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当我看不出来啊!”
她说完又板起脸来:“张三是个好孩子,纵然心里有些不满,也不会背叛我们的,这个毋庸置疑。他说的也有道理,我啊,早就看得淡了!”
趁着天还没亮,她有心多说两句,另外两个家伙又故意想拖延时间,所以干脆在石桌石椅前唠起嗑来。
老太太自从儿子常坤战死,就已经看淡了名利权势,正好本身她又想建立一个乌托邦一样的社会,所以执政理念上变得保守和慵懒。
民俗村的发展方向变了,从大力发展农业让大家吃饱肚子,变成了以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为主要任务。所以后来人们把民俗村改成了粮店崮的名字,就是因为这个村子简直就是一个大粮库,似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食。
更让人不解的是,粮店崮对内采取宽松的管理制度,靠社会舆论来激励和约束村民行为。有人懒惰、偷窃甚至作奸犯科,这里一般会主持一个民主大会批判一下,大家一起商议一个惩罚措施就过去了,奉行得饶人处且饶人,再一再二不再三的惩罚制度。
在这里,最严厉的惩罚不是死刑,而是赶出粮店崮。
外面的变种人横行,一个普通人类一旦被赶出了幸存者基地,要么被杀死吃掉,要么自己饿死,几乎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在窦春花看来,被社会抛弃才是最严厉的惩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