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火力全开,陆上第一!(2/4)

巴蒂goal!

唰!

足球涮网,声音清脆!

“GOAL!”

“三比零!皇马开启了屠杀模式!”

“帽子戏法!继上一场的助攻帽子戏法之后,陆阳这一场又完成了进球帽子戏法!仅用时二十二分钟!”

“齐佐的直塞实在是太完美了!”

“陆阳的加速能力太强,当皇家社会中后卫察觉到有危险的时候已经追不上陆阳了!”

“相比起这风骚的传球以及跑位,陆阳不停球射门的这一下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但就这一脚射门的功夫,也都是很多前锋求而不得的!”

“我感觉皇马正在激活一头野兽!”

“西甲剩余的十九支球队,你们确定做好准备了吗?”

“陆式皇马,来啦!”

这一球彻底击碎了皇家社会的赢球梦。

他们开始龟缩在自家球门前,不想输的太难看。

接下来一段时间,皇马开启了狂轰滥炸模式,但距离进球始终差了一点运气。

似乎皇马今天的进球运,都在陆阳身上了。

儒尼奥尔的远射打在立柱上。

恩里克斯的挑射微微高出横梁。

朗德内的头球,打在了卢比奥的身上,虽然进球,但因为卢比奥越位,所以进球无效。

直到上半场的最后一分钟。

埃克托的直塞直接被对方抢断,皇家社会三叉戟打了一次前场三打二。

三次不失误的传球后,皇家社会的中锋完成了破门。

一比三!

皇家社会扳回一球。

中场休息阶段,皇马进行了战术调整。

阿尔法在中锋位置的效果不错。

但此前的训练中,恩里克斯同样可以完成中锋位置的拉扯和跑动工作,而且他绝快的速度,给皇马前场提供了另一种支撑。

很多人都以为只有身强体壮的大中锋才有“支点”作用。

这是比较狭隘的概念。

事实上,速度快的锋线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实现支点作用。

很多比赛中,我们往往能够看到中场球员大脚出球,然后前场球员赛跑获胜,拿下球权,然后展开从容的盘带等队友杀上来接应。

这也是支点。

速度支点或者说,叫移动支点!

如果说站桩支点的中锋每一次接球,就要和对方进行一次身体对抗。

那么这种移动支点的前锋每一次接球,就要和对方进行一次速度对抗。

很多人觉得后者不太稳定,不算支点。

但其实靠身体对抗获得的球权就一定稳当吗?

从效率上来说,移动支点的得球率会更高,尤其是当移动支点出现在边路的时候。

著名球星C罗踢球的时候,不管他自己的位置是什么,他都挺需要一个支点的。

至于这个支点是站桩支点卡瓦尼、本泽马,还是移动支点拉什福德、格林伍德、桑乔、B费,其实是无所谓的。

拉、格二人速度更快,在移动支点的效果方面其实更好。

但奈何这两人一个没脑子,一个有反骨,非要把移动支点当成终结者。

而桑、B二者速度不够快,形成不了绝对的移动支点,不能够给C罗提供稳定的支持。

所以C罗在曼联踢的和在尤文差不多,始终达不到最佳状态。

但能够和所有支点球员配合这一点,就已经完爆无数普通的锋线球员了。

很多球员只能和固定的某一种风格的支点配合,这和理念落后有关,也和他们的能力不足有关。

现在的陆式皇马中,陆阳和齐佐这两位核心都能够适应多种风格的球员。

因此无论是阿尔法踢中锋,还是恩里克斯踢中锋,都是一个好选择。

二者截然不同的风格,甚至可以给球队带来更多变化,给对手带去更多惊吓。

加上三前腰的中锋需要大量跑动,一个人很难踢满全场。

因此二人轮换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就是数据上会吃亏一些。

但话说回来,在皇马你当不成头牌,数据吃亏就是一定的。

不服这套规则,走就是了。

果然,下半场和阿尔法换位之后的恩里克斯开始了大范围拉扯。

他在左路、右路都能够靠速度和位置轻易的持球。

在中路难一些,这也是移动支点最大的缺点。

如果在中路能够靠速度拿到足球,那就不是支点了,直接就是终结点。

所以对方也不会给恩里克斯在中路得球的机会。

第五十六分钟,恩里克斯再一次朝右进行拉扯性质的跑动。

阿尔法则主动朝中路跑去,和恩里克斯做了一个交叉移动。

埃克托传球找到了恩里克斯。

恩里克斯在右路肋部持球。

阿尔法在禁区中要球。

恩里克斯假传真突,朝中路走了一段,而后把足球递给了陆阳。

陆阳背对球门,靠住皇家社会的防守球员,接球后肩膀左右摇晃,试图转身。

对方按住陆阳的腰,不让陆阳转身。

陆阳右手一指身侧,中路的阿尔法果断朝陆阳右侧,也就是大禁区左侧跑去。

陆阳要给他传球,然后转身无球内切禁区中路。

到时候阿尔法撞个墙,两人就能重演第一颗进球的状态。

砰!

阿尔法还没有跑到位,陆阳就传球了。

而且不是传给自己身后,而是传给了自己身前。

大禁区弧顶位置!

齐佐拍马赶到,完成了一次舒服的远射。

射门路径上,空无一人!

陆阳调走了所有的阻挡者,包括阿尔法。

这要是还不进,齐佐当初凭什么靠那一记天外飞仙帮皇马捧得近年来唯一一座欧冠而归的!谷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