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四十六章吴教授的旁听(3/3)

其他人仍在在讨论,一位技术专家道:“吴教授,N8号激光探测器确实存在原理冲突,我们搞创新,但不能违背光学定律。激光和无线电不同,无线电波照到目标上能散射回到发射位置,但激光存在镜面反射的问题,几乎不可能返回发射位置,营北的实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我们如果得不到反射信号,那N8号就根本无法完成探测任务。”

这时,又有人举手,是许嘉平:“吴教授,我有一点想法...”

许嘉平也是硬着头皮起来替甘涔解围的,他不举手,甘涔在底下真快把他的鞋都给踩烂了。

甘涔立刻投去泪汪汪的感激目光,许嘉平抽开脚,说:“学生拙见,或许我们可以在飞机上加装一个应答设备,用以接受信号。”

吴教授一向喜欢是踏实勤勉的许嘉平,他示意许嘉平坐下:“这一点我和李教授前期已经考虑过了,加装应答设备虽然能解决这项技术难题,但却完全违背了战争武器的实际需要。”

大家左一句右一言又开始研讨起来,吴教授一晃眼,就看见甘涔还站着,低着头也不知道在发什么呆,他沉着脸说:“甘涔,你是无线电专业的,刚才就举手了,是有什么想法要说?”

甘涔没想到这还能想到他,他支支吾吾地:“我…?我觉得教授们说的都对...”

果然,甘涔说完,有的研究员就笑了,吴教授的脸色也不好,在场的还有国防科工委评审会的,一看吴教授的弟子就这,吴教授的面子挂不住,斥道:“甘涔,坐下!”

甘涔也害怕啊!上次吴教授的学生来他睡觉,根本不知道讲到哪儿,吴教授可是把他拎起来踹了一脚让他醒醒神,明明那天他刚跑完一千五百米累死了,他看许嘉平也累,咋不踹许嘉平啊!

甘涔的脑子开始提速运转:“吴教授...!我还有话说...!”

吴教授说:“别拖拖拉拉的,想讲什么,直接讲!”

甘涔思索着:“...吴教授,其实我觉得....,营北的实验失败是必然的...,哎呀...!”

妈呀许嘉平要踩死他了!

甘涔赶紧说:“因为这本来就和我们实际运用的场景不一样啊...!我们搞N8探测器,是用到战场上去的,虽然是提升精度,但又不是去探测一个玉米粒在哪儿的..,我们的目标,最起码也得是个大飞机大坦克吧...,而且目标距离得远啊,不然近了我们直接就打掉了,还探测它干啥呀...?”

吴教授沉思了一下:“你继续说。”

甘涔说:“…可营北的实验我们场地和标的物都有限,搞那么个小模型,我们的探测器只能照到那么一小片地方,能垂直光束的面积肯定很少啊,自然反射不回来,可到了战场上就不一样了,那都是庞然大物,如果我们换到一个足够大的目标,那怎么着,都能找到一个垂直的反射回来吧....”

甘涔越说声音越小,说完发现全场都没了声音,原本没有一个人对他一个学生的发言有多在意,可当甘涔说当目标物足够大时,在场苦于营北实验失败的研究员和工程师们却好像又一下恍然明白过来一些,他们的实验太过拘泥于不能违背光学原理这一定论,而忽视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实际目标的体积!

下面的技术专家想了一下,立刻道:“这位小同志讲的有道理,的确,我们营北的实验场地有限,存在探测器距离目标过近的问题,如果我们找到足够大的场地来进行实验,目标物选用实际战机,那么探测器发射到目标上的光束就会完成整体覆盖,这样就必然会有一个面垂直于发射光束,然后沿着发射出去的路径返回来一束光信号,我们只要这一束就够了!!”

又有人立刻接道:“过两天就是丰台山729战机的试飞演练,我们可以联系赵师长,来进行第二次实验!”

后面他们的什么脉冲检测就远远超出两个人的范围了,许嘉平瞧着甘涔悄悄咪咪地坐下来,过了一会儿,许嘉平忍不住笑了,甘涔小声问:“你笑啥啊!”

许嘉平说:“没什么,就是觉得之前吴教授踹你那两脚,还挺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