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第 312 章(1/3)

和硕孚敬亲王弘昱,成宗次子,游历西洋,主持兵械修造事宜前后三十年。王常在盛京与京师之间,屡次前往南洋与西洋人谈判。主持签订南洋通商合约、中、英、法、荷等国海上贸易条约。

子永珪,袭封亲王。孙绵懋,袭封郡王。其余诸子孙,见成宗系诸王公主表,以下同。

----------------------------------------------------------------------------

固伦元俢公主乌日娜,成宗次女,初封元和,后改为元俢。

公主温和贤淑、善书画、尤善舆图,当世大家,著东南海图、西北舆图及西南山景。前往四方边陲绘制舆图,游历多年,成宗尝笑言“此我家掌珠,岂可轻许”。

固伦额驸赵之壁,赵良栋孙,善营造,与公主过苏扬,著苏园图志、平山堂图志。任散秩大臣、御前大臣,工部尚书,主持修造成宗长陵、孝宗泰陵、睿宗昌陵。

子赵承琛,任职都察院、外藩度支衙门。女承璐、承玖,主持编撰工部营造图等书籍,别有传。

-----------------------------------------------------------------------------

贝勒弘昸,成宗第三子,曾出使李朝、南越、又跟随孚敬亲王前往南粤谈判,有张仪、苏秦之才。晋封庆郡王,成宗令其前往琼州、夷州拓荒,坐怨望夺爵,令其子永珞袭爵。死后以贝勒礼葬。子永珞,袭爵贝勒,因功封郡王。一女封郡主,下降李朝宗室。

-----------------------------------------------------------------------------

和硕钟定亲王弘曜,成宗第四子,骁勇善战,率军远征至伊犁以西,收复故唐旧地,勒碑记功。成宗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孝宗设伊犁将军,至睿宗而设府县。

应德二年,东固不安,扰西南。王请战,睿宗因王早年北征积劳而不许。王再三请战,睿宗方允。时值盛夏,东固湿热有瘴气,王病重,应德三年春卒于军中。睿宗痛悼,辍朝七日,画像入懋勤殿功臣图。

弘曜好奢侈、喜美妇醇酒,然治军极严、赏赐极厚。令行禁止,有违令者,斩杀不饶。建初六年封亲王,建初二十一年坐失仪降爵郡王,应德元年复亲王爵。子永琰,袭封亲王。

福晋辉发那拉氏,成宗潜邸旧臣罗和女孙,性谨刚毅。弘曜性疏阔,不喜文事,奏折谢表多由福晋代笔,朝野皆知。

------------------------------------------------------------------------------

和硕嘉礼亲王弘昘,成宗幼子,温俭谦逊、好学不倦。建初年间为宫学监督,应德初年主持经筵日讲,任宫学总监,主持武英殿修著西洋图鉴等,应德九年始修中外典例录。

王膝下止有一女,郡主名永琳,学问广博,续修中外典例录,并于国子监讲学。嘉王薨逝,郡主袭爵亲王。

成宗晚年钦定承爵之事:王无子,可令长女袭爵。以为成例,自嘉王始。

-------------------------------------------------------------------------------

“如今两广总督孙嘉淦做的不错。这些年南粤上下得益于海贸,地方上很是奢侈。”文渊阁大学士富格道:“也是得有个人从严整顿一下,借着朝廷的东风发点小财无伤大雅,妨碍朝廷大计不可。”

南粤如今有人要跳过朝廷和西洋人交易,换言之,有人走私。孙嘉淦临危受命,去年被弘晗派去就任两广总督,查的就是这个。

这种事难以禁绝,但一定要查,而且要从严。朝廷不能给人错觉,让人觉着朝廷是池子里的王八,可以捞出来随便放血。

过去地方府道县留存税赋不多,只留紧巴巴的预算地方,其余的一律征入国库。地方上有什么突发事件,除了上奏朝廷,还得找地方大户打秋风,走正常路线请求拨款,手续特别麻烦。

最近这十年,建初皇帝弘晗开始将户部的度支预算方法下放至州府,让他们自行计算一下所需银两,提前上奏朝廷,地方官府宽裕了不少。但南粤的问题是,地方官府收益于海贸,过于富裕了。他们钻空子,自己截留了不少银子,而这笔银子肯定花不到老百姓身上。

这是皇帝与朝廷中枢万万不能容忍的。

所以派了素有刚正清明的孙嘉淦过去,又给配了合适的将军、提督,也是趁着问题没有特别严重之前,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皇父没有禅位给朕之前,老雍亲王还提过火耗归公,结果闹了个满拧。”

弘晗笑叹道:“当初朕还没想明白,为何皇父那么反感这个主意。如今事到眼前才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火耗归公最后还是从百姓身上弄钱。税赋之外平添负担,何必呢。”

当年的胤禔也做了那么多年皇帝,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胤禛也清楚,所谓火耗归公无非是大家一起搜刮老百姓的浮财。在火耗之外,必有额外征收,看王安石青苗法,虽然时间相隔数百年,但依旧殷鉴在前!

东阁大学士杨玠听这个话音,马上道:“皇上英明睿智,火耗无非是明着让官员从百姓身上弄钱,只是朝廷给划了个道道,谁能保证底下那些人都能在道道里走呢。臣倒是一直有个想法,只是没想太完整,不敢扰乱皇上视听。”

“都说说,御前奏对,就是朕与你们会议,此时不言更待何时。”

“臣想,是不是可以对官员的俸禄有些调整,起码要让寒门子弟温饱无忧。总不能让官员饿着肚子给朝廷办差,这样难免会在银钱上出纰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