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 120 章(2/3)
胤禔腊月归京,转眼就到了新年大宴的时候,直郡王府从大到小都要入宫。随着宫廷中礼仪规矩逐渐完备,如今也不像胤禔小时候那样,一起在宁寿宫陪着太皇太后与皇太后了。
今年胤禔得参加三场正经大宴:元旦皇帝在太和殿赐宴宗室王公与大臣,元旦次日的乾清宫亲藩宴,另外康熙还让他参加保和殿大宴—这个是招待外藩的。
除夕当夜,是康熙率领后妃孝敬太后,未成婚的公主们倒是可以留下,皇子们不分年纪都是行礼之后就退出去。
而道琴带着孩子们在除夕和元旦都是先去宁寿宫给太后问安,然后又带着孩子们去延禧宫,这就可以歇一会了。每年过年都和打仗似的,来回的跑。
等下午的时候,道琴就带着孩子们回家,然后就是各府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宫中再次开宴,然后宫外各府再进宫。
胤禔觉得参加宴会比打仗都累,而且现在这么看着,才明白为什么说“帝王家感情疏远”。如今从老三到老五,明年会陆续出宫开府。以后再说“团圆饭”就是自家几口人的团圆饭,而不是和宫中的团圆饭了。
随着年纪增长,虽然不必说分家,但实际上诸皇子、公主成婚开府,就和民间分家差不多。很自然的,逐渐就会疏远起来,这也是必经的道路。
胤禔站在乾清宫廊下,今天不算很冷,因为下雪了。小孩巴掌大的雪花飘飘落下,很快地面就积了一层,小太监正搬了盐过来洒在地面上。
外头两个人结伴走进来,灯笼昏黄的光一照,胤禔仔细一看,发现是堂弟富尔祜伦和姐夫班第。
“大哥!”富尔祜伦高兴的跑过来,“大哥来的这么早!”
胤禔笑道:“还没恭喜你呢,我那小侄儿好不好?”
“好,满月之后汗阿玛在大营还写信回来,说让好好养着,等孩子再大些他给赐名。”富尔祜伦笑着说。
三个人凑在一起寒暄了两句,说起了胤禔将近一年没在京城。谈这些很自然的就谈到了监国的太子,班第就讲道皇上夸了太子好几次,如今长泰又做了领侍卫内大臣。
“说起长泰……”富尔祜伦突然低声道:“大哥和姐夫怕是没听说,毓庆宫那个德柱,很得太子的看重。”
胤禔早就听秦吉了报告过德柱的事儿,如今倒也不是很吃惊,他只想到了刚回京的时候康熙那个态度。难道是毓庆宫东窗事发?
不能够罢。
虽然一个父亲很难接受儿子和男人有染,但太子有俩儿子呢,康熙就算听说了什么也不会真的较真。这么说的话,让长泰做领侍卫内大臣,是不是希望他规劝太子,管一管毓庆宫人员进出呢?
“这事我也听说了。”班第道:“皇上回京过问毓庆宫和太子这段时间的行止,内务府如实上奏。不过可能没什么罢,”班第也不是原本那个相对单纯的小台吉了,“若是真有什么,皇上怎么会不管呢。”
胤禔指着外头:“别说了,看,胤祉他们来了。”
几个皇子都是喜气洋洋,战事结束了,他们在京也是好好享受了悠闲假期。明年就要封爵开府,虽然担心爵位高低,但也没有不高兴的理由。
到底开府就有自己的佐领势力,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儿,不用在宫里每天听皇帝的耳提面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