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 140 章(2/5)
同样的,这句话说出来,天然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第二号人物的太子,似乎就要承担更多的舆论压力。可太子妃张张嘴,又发现自己无法替毓庆宫辩解两句,没头没尾的话不好说呀!
“妈妈,您快别盯着几个小的了,瞧他们几个都盼着玩去呢。”这个时候就季兰最适宜说话,她便笑道:“瞧他们几个的小眼神,好容易才能碰在一起。”
太后方才就是随嘴一说,此刻被季兰打岔,反正重孙们也见着了。老太太干脆的一摆手:“叫人伺候好,你们玩去罢,正好你们陪着我说说话。”
孩子们的世界总是很简单,这句话是有前提的,毕竟孩子和孩子的成长环境、禀赋都不相同,有些孩子早熟、有些孩子就晚熟些。
弘晗并不算很早熟的孩子,但他很懂得察言观色,倒也不是家里亏待他或者常常受气,他或许就是遗传了胤禔性格中的一部分,他喜欢安静的去听、去看。相比之下,苏日格堪称话痨,比如现在,堂姐弟们凑在一起,苏日格才是负责交际的那个。
最近在读什么书,养什么狗、拉几力弓、有没有玩火器,有没有鹰隼,是不是出去跑过马,什么时候约着一起玩……这都是苏日格负责引起话题,弘晗在姐姐旁边捧哏,对面的得寿、弘晰兄弟俩很快跟上话题。
他们四个聊的热火朝天,旁边的弘晋也是安静的听哥哥姐姐们说话,但四阿哥不干了。
这孩子在毓庆宫地位很特殊,可以说这两年间的fēng • bō都是因他而起,他还是个孺子,却已经站在了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上:父母都想为他争取名分,但不幸失败,康熙似乎更关注已经种痘成功的弘晰与得寿这个长孙。
但对于胤礽与太子妃瓜尔佳氏而言,这孩子依然是他们夫妻的宝贝,之于太子妃的意义自不必说,这孩子几乎意味着她后半辈子的尊荣。之于胤礽,这是他嫡脉子孙延续的荣耀,活的“功勋”,任谁也不能视为无物。
哪怕康熙那样态度暧昧,但给毓庆宫赏赐的时候,四阿哥得到的赏赐相比哥哥们依然略高半格。康熙有些避忌不假,但对于年幼的嫡孙也依然有三分疼惜,也就是这份心思,让太子和他的属臣抓了个正着。
胤礽近来还算稳得住,与此大有关系,并不是说胤礽要打这张孙子牌,只是这个新发现让他有了新思路。这些年来,总归是索额图,乃至于长泰舅舅挡在前面,皇太子本人从未与皇帝当面闹的不愉快,尤其在立储等关键问题上,所以他总还是皇上的好儿子。
“几个小孩子已经到宁寿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