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群贤毕至(3/5)

刘备慨然应诺:“那是自然,只要不是危害朝廷的言论,二位想在辽东如何教化百姓,均可自处。”

管宁这种人,跟华歆一样,都是被朝廷以“有道”的名义征辟过的,只是管宁清高,没有应征。

所以,哪怕管宁这人研究的学问没什么屁用,但只要他肯为刘备做事,就可以极大提高刘备阵营对上流名士的吸引力,改善品牌形象。

看看,连汉灵帝让三公征辟管宁他都不去,却因为发现刘备立志于建设世外桃源、安民养民,从而来投,这得是多鲜明的对比!

另外,多嘴提一句,管宁这人的学问,倒是真没什么用,他这辈子最喜欢考证的是古代各朝的祭祀礼仪。

比如从商周以来天子诸侯登基该怎么操办、封禅该怎么操办,丧礼、婚嫁、做寿、册封……一堆华而不实的东西,太平岁月倒是可以彰显朝廷威仪,但乱世就鸟用无了。

除此之外,管宁还喜欢考证各种贵族的血统源流、华夏所有姓氏的起源、初始分封,总之就是一堆考据癖的活儿。

如果刘备是个一文不名血统卑贱的异姓人,那重用管宁说不定还有额外的好处,那就是“考证自己的姓氏和祖宗有多牛逼”,好为自己身上贴金。

比如历史上公孙氏就干过这事儿,近水楼台找管宁考证了“公孙”这个姓的源流,想认个牛逼祖宗变高贵一点。

但刘备是汉室宗亲啊,姓刘的已经不需要管宁考证这些了,管宁也就只能做个吉祥物。

……

刘备花了足足半天时间,安抚笼络这些名士,还亲自陪他们吃了顿午饭,送了些不太值钱但能显示出府君关心的生活用品。

最后让张飞亲自送他们回昌黎城、另找清静馆舍安顿。

管宁却表示不想住昌黎城里,要在城外农村设庐,除了担任礼乐长的官职外,还想闲暇时躬耕收徒、另办私学。

刘备也都答应了,让张飞到时候给他们弄两套住处,城内自有馆舍、城外再寻山水清幽处另盖别墅。

送走管宁、邴原后,刘备才有时间去巡营,看看上一旬新募集到的官兵是否有脱颖而出的可用之才——这种巡视工作,刘备本人是每十天必定抽出时间亲自过问的,平时则交给关羽练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