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止不住的连环弄巧成拙(3/5)

毕岚这番话,本为原本历史上所无,显然是纯粹的蝴蝶效应。

听到张让耳中之后,张让也忍不住微微点头:对啊!既然李素那么死忠朝廷,那就试试让他直接忠太后和少帝啊!平时大家把何进与太后视为一体,才给了何进专断之权,如果太后和何进意见不一,对绝对愚忠之人当然是直接忠太后了!

如果只是让太后先宣召李素进来问问态度,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今晚还那么久呢,就算第一波没成功,太后召完李素再召大将军,也还有时间……

而且,说不定同样在京中手握一支较小兵权的李素,进宫后又活着出去,能进一步衬托“太后今晚召见外将并无恶意”,从而降低何进来时的戒心……

“既然耽误不了多少时候,咱就试试吧,反正原计划也是九死一生,就当多浪费一个时辰,多一条死马当活马医的路数——你们以为呢?”张让正式表态。

其他几个都没反应,唯有兼任大长秋的赵忠质疑:“大将军与太后毕竟是亲兄妹,夤夜召见也就罢了。那李素不过是外镇中郎将,而且年轻俊朗,夜入后宫实在不妥!我辈忠于先帝、肃清宫闱,宁死不可使太后行事落人话柄!”

稍微说句题外话,十常侍们的官职,都是以“中常侍”为主,这是个秩比两千石的官,名义上属于九卿中的少府的属官。

而赵忠在这些人当中,额外兼任的“大长秋”官职,是秩正两千石的,比中常侍还高半级。大长秋只设一位,相当于后宫总管,负责皇后、太后的事务,对不许外人秽乱宫闱负有直接责任。

汉灵帝在世时,常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就是因为赵忠管的是后宫、而张让管的是朝政。

赵忠此人虽然政事上卑鄙无耻、嫉贤妒能,但有一说一在本职工作上还是尽职尽责的。历史上皇宫被攻破之后,张让段珪他们因为管政务,挟持了皇帝跑了,赵忠却没敢挟持太后出宫(当然别的常侍有试图劫,但是被卢植阻止了),最后何太后在哪赵忠就在哪,他留在宫里被人砍死也没敢擅离职守。

不过,此时此刻他的立场,显然不会被其他火烧眉毛的常侍接受。

张让当机立断:“谋大事不拘小节,有我等在侧伺候、不离太后左右,怕什么秽乱宫闱,说句难听的,那李素如此年少……哼哼”

赵忠叹了口气,无力阻止,还是让张让去何太后那儿花言巧语,求何太后以天子名义召李素进宫,看他肯不肯带兵兼职保护宫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