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忠义楷模(3/5)
所谓掩陵,就是把被吕布盗掘的雒阳周边诸帝王陵墓重新埋起来,这是涨名声涨威望,能得天下美名的善举,到时候稍微花点军粮雇佣一些行将饿死的河南尹流落百姓来做这种填坑的施工,既可以救回几百几千条人命,还能通过他们口口相传把这个善举传播出去。
这是关羽从江州出发之前,刘备就提到的诸多关照之一:如果将来讨董真能进雒阳,把被盗的先帝陵墓都重新埋一下。大哥的嘱咐关羽当然要做了。
朱儁被这么义正辞严一反驳,反而羞愧起来,觉得自己好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由尴尬干笑:
“征西将军忠君孝祖,竟能有此交代,真乃宗室楷模,不愧是担任过宗正的大义之士,是儁小看了。这样吧,我派人领兵数百,给云长引路,说不定还能赚开一些城门,并无他意,云长勿疑。”
说罢,朱儁一挥手,吩咐道:“徐璆!”
“末将在!”朱儁身边的一个部将应诺上前。此人当初也是跟孙坚一起、在讨伐南阳黄巾军时就跟着朱儁干的老部下了,名叫徐璆。孙坚是朱儁麾下佐军司马的时候,徐璆已是朱儁的别部司马。
朱儁掏出一块令牌:“你持此城门校尉符节,为云长引路,沿途尽量给他方便。”
朱儁在被任命为河南尹之前,官职就是“城门校尉”,别看这名字比较捞,但城门校尉跟北军中侯、执金吾三方是相互制约的,共同负责雒阳的防务驻军。(之前董卓招皇甫嵩回京时,名义上也是让皇甫嵩降职为城门校尉,但实际上皇甫嵩一回来就被下狱了,贬为庶民,事实上让朱儁当了城门校尉)
后来朱儁先当河南尹、最近又被空降的杨懿取代了河南尹之职,董卓忙乱之间也没对朱儁另作安排,就让他退一步,回到原先的城门校尉职务上暂时干几天。在董卓心中,反正雒阳也要烧了,没必要为一个几天的临时职务再去费脑安排,但这才给了朱儁与关东诸侯内应的机会。
谁让城门校尉事实上可以管雒阳八关中好多关呢,只要没有西凉军将领驻扎的地方,朱儁都能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