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李素不在时的暗战(2/4)
歇息了一夜之后,李素也很快进入了办正事儿的状态。
次日一早,起床打几套五禽戏活动活动筋骨,在早餐的饭桌上,李素就问起蔡琰,这几个月那些潜在的“蜀锦囤货盟友”有没有什么动向。
出于对刘虞的尊敬,早餐只是稀粥和泡菜。没有荤菜,就在泡菜上多撒点芝麻、核桃碎补充营养,确保优质蛋白,顺便补脑。
以至于吃着吃着,李素就不由自主琢磨:反正芝麻、核桃都有了,是不是应该把粥稍微鼓捣鼓捣,变成芝麻糊……来寄托对刘虞的哀思,又不违反“茹素”的禁令。
反正后世那些大牌芝麻糊的配料表他也看过,芝麻超过10%就算符合国家标准了,剩下九成都是大米、黑米、黑豆、糖。李素只要让厨子把米碾成米粉,炒干,把芝麻也磨粉,加蜂蜜或者红糖,应该就行了。
蔡琰吃着核桃拌粥,一边回忆一边慢慢说:“这几个月里,最早来常常找我窜门的,就是诸葛二小姐了——诸葛家的织锦作坊生意,不就是阿亮他二姐在经营么。夫君刚走一个多月,她就常来走动,问了几句‘为什么不让蜀锦放货,再不放货她没钱进丝了’。
得问我们的缫丝坊赊货,或者用之前借给我们的锦抵后续的生死进货款。我也答应了,其他几家贵戚后来也是进原料周转不开,听了诸葛家的投石问路,也要求拿之前赊给咱的锦抵进丝款子。所以我好歹都安抚住了,只是咱自己只收不卖,上个月开始连问蚕农买夏蚕的钱都快不够了。”
李素听了,也意识到自己走之前,交代得不够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稍微有点日常经营办法的人都能解决。
工业化大生产,最关键的是资金链周转。任何一个企业环节囤积增加库存、生产后不卖不回笼资金,肯定都会遇到没钱周转再进原材料的问题。
蜀锦工坊被要求暂时不许卖锦,就肯定没钱买丝。缫丝工坊白赊丝给织锦的,自己就会没钱买蚕。
而蚕农都是非常零散的小本经营,不可能去跟蚕农们谈赊账几个月,那样反而容易把要办的大事泄密,所以最后所有织锦工坊的周转压力,都转嫁到李素家了。
谁让他家水车上千,是蜀郡第一缫丝大亨呢。幸好李素才离开三个月,最后倒也没资金链崩断。
李素稍稍有些后怕地问:“这事儿后来解决了吧?怎么处置的?”
蔡琰:“我又不懂生意,四月份和五月上旬,咱之前那点存货还能支撑,五月下旬,妾实在撑不下去了,找了甄妃聊聊,让她把咱家缺钱周转的事儿转告大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