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3/5)
梅丹佐在犹太教神秘教派中一致认定其为”天国的宰相”,另也有众多面貌和名称,如「神之颜之君主」、「火之天使」、「契约天使」、「天使之王」、「小耶和华」、「不出世的伟人」、「天之书记」、「人类的扶养者」、「暗的支配者」等等。
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所谓人和神的”契约”,即有”相互约束的关系〞的意思,圣经之新、旧约即用约这个字。相传在最初的时候,神将大自然借贷给人类管理而订了契约,而这位”契约的天使”就是和人类签订契约的代表。
然而在『出埃及记』中,梅丹佐不但是以小耶和华的身份出现以拯救以色列人(据说摩西之力即来自梅丹佐),在西奈旷野的夜里成为引导他们的火柱,但对于不信仰神明的人民,却是露出了残虐的暴行,严然成为一嗜血的天使,将人们串杀玩弄,造成后来有对梅丹佐转化成为撒但的前身,成为”闇的支配者”。
梅丹佐以火之天使现身时,其背负三十六翼、无数的眼睛;其脸面较之太阳尤为灿烂。在所有天使中,梅丹佐位阶最高,是最强壮、最富智计者,称号天使之王,在天界中负责教导死去孩子们的灵魂。天王星的天使。
米迦勒(michael)
杨耐冬译的『失乐园』译迈克尔。所谓「与神相似者-whoislikegod」,上帝身边的首席战士,天界天使团的领导者。米迦勒可能是卡地亚的神祗融入基督教的产物。在旧约圣经中提及名称的大天使仅米迦勒和加百列(罗马天主教承认另一部『托比书』为旧约经典之一,其中有提及拉斐尔)。和回教的天使米卡尔michal可能为同一人。其位阶有炽天使,力天使及大天使三种说法。在基督教文化中,其事迹有:一夜之间歼灭进犯耶路撒冷的十五万亚述大军、阻止亚伯拉罕将独子献祭、在焚烧的荆棘中召唤摩西率领希伯来人出埃及、捕拿既囚禁千年古蛇(龙)撒但(『启示录』)。米迦勒由于执行人类的创造和反对者撒但战斗,其威能与大魔王并驾齐驱。古时塞尔特有着和中国一样的”龙脉”思想,即以建造米迦勒的寺庙于龙脉交错点以作镇压。
在『死海文书』之『光之子与暗之子之战』中,米迦勒以天国副君、光之君主的身份率领天使军团,与暗之支配者伯列的暗之军团决战。(在魔王堕天之前,天国副君的名位乃是他的。『失乐园』和『神曲』中记为路西弗,不知是否为同一件事。)
米迦勒的另一身份,则是在最后审判时数算人的灵魂的天使,引导死人走向”彼岸”,并审判人死后的命运。基督教中流传米迦勒守护着圣母玛莉亚(mary)的灵魂,不让别人沾污。
米迦勒与埃及神话中的天狼星之神西留斯是为同一神格。由此,米迦勒又多了冥界向导的阴气,在这一方面的传说与概念,米迦勒与希腊神话的荷米斯hermes,罗马神话的莫丘里mercury似有互相影响的痕迹。
”慈悲的天使”、”正义的天使”、”神之王子”,四大天使及七大天使中都见得到米迦勒的名字,据旧约『但以理书』传承,米迦勒是以色列的守护天使,是六十九国新兴国家守护天使中唯一没有堕落的天使。也是世界陷入乱世时必会出现引导世人的大天使。在伊斯兰教中,对米迦勒的描绘是:「翡翠之翼、番红色之发、俱百万张脸与口、舌操百万种方言,为人寻求阿拉的赦免」。『可兰经』记载米迦勒为信徒之罪而流泪,而生出智天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