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钱能役鬼,也能通神(4/5)
但宋连城就是不领情:“放心,魏大人你没有让我遗臭万年的机会。你对我穷追不舍,不出三天,你就会被调职。根本不用我出手对付你,而且我是生意人,我不会无故树敌的。”
宋连城起身,最后送给了魏君一句话:“魏大人,你不明白金钱的重要性。”
魏君没有从宋连城的身上感受到丝毫杀意。
不过他让宋连城感受到了他的杀意。
“宋会长,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你可以洗干净脖子等着了,你犯下的罪行,很快就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公开审判,遗臭万年。”
宋连城不屑一笑,没有再和魏君说话。
既然确定谈不拢,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
魏君还太年轻。
行事一腔热血,不懂考虑大局。
但是魏君可以这样,上官丞相却不会这样,姬帅不会这样,乾帝也不会这样。
宋连城从魏君这儿出来之后,直接就去了皇宫。
一介商人,无官无职,但是在皇宫之内却是畅通无阻。
财可通神。
宋连城的能量,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乾帝召见宋连城,两者密谈了一个时辰。
从清心殿出来之后,宋连城又去了丞相府。
上官星风招待的他。
因为上官丞相还没有下朝。
“宋会长刚从皇宫出来?”上官星风让人给宋连城上茶之后,特意询问了一句。
魏君和宋连城现在都处于舆论的中心,上官星风自然也不会不清楚。
他自然是站魏君的。
所以希望从宋连城这儿打探点消息,希望能够帮上魏君。
宋连城没有隐瞒。
他拜访的这几个目标,从一开始就没想着瞒着别人。
就是做给世人看的。
“对,刚和陛下聊了聊。我认为魏君不适合再为卫国战争执笔,陛下表示认可。”
上官星风听到宋连城这句话,正准备喝茶的手顿时一颤。
他知道宋连城能量很大,和乾帝的牵连也极其紧密。
但是他真的没想到宋连城的能量大到居然可以决定官职的任免。
“陛下要罢魏君的官?”上官星风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脸色转为凝重:“什么理由?”
“不是罢官,是调职。”宋连城淡淡道:“朝廷部门那么多,总有一个适合魏大人的。上官公子放心,宋某还不至于打压魏大人,只是想让他远离风口浪尖,这也是为魏大人的人身安全着想。不过陛下说他现在不管这些俗务,让我来找上官丞相。”
上官星风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魏君显然是瞄准了宋连城的七寸,所以宋连城急了。
但是宋连城的回击并不血腥,只是把魏君调职,很显然这个手段是很柔和的。
这也体现了宋连城的能力。
如果宋连城要杀魏君的话,那很多大佬都不会同意的。
但是仅仅把魏君调职,甚至给魏君升官的话,在很多人眼中对魏君来说甚至是一件好事。
他们是会同意的。
宋连城再稍微使使劲,这次的危机就很有可能平安度过。
上官星风意识到了宋连城这个父亲口中天下第一富商的手腕。
不过上官星风摇头道:“魏大人不会接受的。”
“魏君不过是一个区区五品官员,只要上官丞相下了令,他没有不接受的资格。”宋连城淡淡道:“魏君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上官公子你也太把魏君当回事了,把魏君挪开,其实没那么难。”
至少对于上官丞相来说,确实不难。
但是有一个问题。
“宋会长,你为什么会认为家父会同意你的建议把魏大人调职?”上官星风疑惑道:“据我所知,家父是很欣赏魏大人的。”
宋连城嘴角一勾,把账本递给了上官星风。
“上官公子看完这个账本就知道宋某的信心从何而来了。”
确实如此。
上官星风看完了宋连城的账本之后,整个人的脸色都白了。
他下意识的就想毁掉这个账本,因为这个账本真的能够瘫痪掉小半个朝廷,甚至在军方引发分裂。
不过他并没有动手。
因为理智回归之后,他意识到毁掉手中的账本也没有用。
宋连城手中肯定还有拓印版甚至原版,以及其他的证据。
深吸了一口气,上官星风沉声道:“这个账本不能公开,否则朝廷就完蛋了。”
“上官公子做出了明智的选择,相信上官丞相也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宋连城轻笑道。
上官丞相在看到宋连城的账本之后,的确也沉默了很久。
他知道大乾朝廷已经从根子上烂透了。
但是他没想到,会烂的这么透。
如果可以,他真的很想把这个账本上记载的人全都拖出去杀了。
但是理智告诉他,这样是不可能的。
而且就算再换一批人,谁又能保证新官比老官强呢?
上官丞相都没有这个信心。
“宋会长好大的手笔。”
上官丞相对宋连城动了杀机。
“以宋会长控制的这些人,改朝换代还力有未逮,但是再给你二十年时间,宰辅天下甚至是挟天子以令天下,都不会是妄想。宋连城,你想造反?”
上官丞相杀机毕露。
宋连城坦然和上官丞相对视,语气平淡,说出的话却恍若惊雷:“这皇位君菼执坐得,凭什么我宋连城坐不得?君家人难道生来便高人一等吗?”
“放肆。”上官丞相厉声怒斥道。
宋连城冷笑一声,回击道:“放肆什么?丞相自己甘做守家之犬,难道以为天下人都会卑躬屈膝?我想做九五至尊,何错之有?”
“宋连城,你好大的野心。”
“因为我有这个能力,只要我一句话,大乾现在立刻就会乱起来。上官丞相,明说了吧,君菼执炼丹的材料很多都是我为他准备的,说句不客气的话,他的生死有一半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