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 55 章(1/2)

屋内一时静得只能听到外头竹叶的沙沙声响。

范龚捋着胡子:“能在书院屏息凝神、心无旁骛地读书自然是最好。”

池温文掩去面色一瞬的惊讶,紧锁眉心盯向夏鱼:“为何让我参加秋闱?”

东阳城到泉春镇路途遥远,他若是长住书院求学,可不是三天两头能回家探望的,少则一两月,长则一年半载。他不想夏鱼一个人从早操劳到晚,还时不时得要提防着刘老板那样的小人。

“当然是......”夏鱼似乎猜到了他的担忧,眨着澄亮清澈的眼眸,笑盈盈道:“一人上榜,全家享福,你若是真考中个举人老爷什么的,谁还敢来我们饭馆闹事呀!”

有些话她心里清楚,却不能点破,她若是直说出了池温文埋藏在心里的不甘,就宛如把他内心的伤疤摆出来一样,只怕他更会逃避拒不承认,还不如说得俗气些。

而且,她相信池温文一定可以考得上。

这话果然让池温文垂首深思,他不是目光短浅之人,只因关心过致,只想留在夏鱼身边,压根没想过还能参加秋闱一事。

如今叫夏鱼这么一说,他倒是觉得颇有道理,只有自己有了权势,才能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不敢轻举妄动。

半晌后,他平静地开口:“参加秋闱可以,但是你和王伯也要待在东阳城。”

夏鱼被他的决定吓了一跳,东阳城的物价高,铺面租金自然也是贴了金的贵,更何况这里大酒楼无数,小食肆更多,她也没把握能不能在这偌大的东阳城站稳脚跟。而且有余私房菜馆才重开张不久。

“那咱镇上的饭馆怎么办?”她问道。

“饭馆的宅院不合适,早晚都要换地方,既然要换,倒不如换到东阳城。更何况,我和夏果都在这里,每逢休息回家也省去了奔波。”

池温文心里已经有了可行之计,而且这也是他最后的妥协,只有夏鱼在他身边才安心。

“好,咱回去再商量。”

池温文一直掌管着帐簿,对家里的银两支出都很有数,夏鱼相信他多半是有了可行的规划,才提出把饭馆搬到东阳城来。

“实在不行,你来书院饭堂也行。”范龚乐呵笑得格外开心。

池温文能重回书院参加乡试,也算是填补了他内心的一块空缺,让他在有生之年不再抱有遗憾。

夏鱼笑着回道:“那先谢过先生了,最后我这饭馆要是开不成,指定来投奔您。”

金乌斜下,夏果安顿好了一切,还订做了两身书院统一的青布衫和儒巾,严谨的流程让他稀奇不已,对书院的生活更是向往之极。

“姐,池大哥,这里的书库有好多书!我能不能今晚就留下?”夏果的眼神中带着渴求。

他方才在书库时翻了一卷书页,还没看完,相比祭月大典,他觉得书中的东西更有意思。

“这......”夏鱼看向范龚,她也不知道行不行。

见到夏果如此好学,范龚欣慰地点了点头。

书院一般在入学前,会给学生留两天时间熟悉周遭的环境,不是什么死规矩。

“当然可以,让阿伦带你去跟纪先生打个招呼。对了,前两天好像从泉春镇也来了一个小孩,叫白祥,你去看看认识不。”

“嗯嗯!”夏果听到白祥的名字一时激动不已。

原本以为白祥跟着家人去了东阳城,两人就再也见不到了,没想到这才几天的时间,就又相见了。

夏果跟着小厮离开了竹院,池温文见一切已经安顿好,便起身告辞:“今日多谢恩师,时间不早了,学生就不打扰您休息了。”

“着什么急,现在还早着呢!”范龚还想留二人在书院里吃过晚饭再走,最关紧的是他还想再尝尝夏鱼的手艺。

池温文一眼便看穿了他的心思,婉拒回绝道:“今夜有祭月大典,夏鱼初次来到东阳城,学生想带她前去观赏。明日中秋佳节再来与恩师相聚。”

难得出门在外,有了闲暇时光,池温文可不愿让夏鱼再进厨房,今天中午那顿饭纯属意外。

范龚也不好再挽留,砸吧砸吧嘴,回忆着中午拿碗麻辣香菇面,殷切道:“你们明天可一定要来啊,我有坛珍藏了数年的好酒,可香了,旁人来我都舍不得拿出来的!”

“明日学生一定来。”

“记得带上夏鱼啊!”范龚怕他忘记,在他走出门后特意又喊了一声。

池温文的脚下一顿,假装没听见,拉着夏鱼就顺着石路走出了书院。

晚上的东阳城很是热闹,特别今夜还有祭月大典。

街道两旁挂起一排排圆灯,亮如白昼,路边灯火辉煌的店铺里客流不断。

路上不少行人都朝着南边走去。

夏鱼跟在池温文的身侧,随着人潮往南走去:“这么多人是要去哪呀?”

“南边有座莲花塔,祭月大典就是在那儿举办的。”

越靠近莲花塔,人就越多,街上的光亮就越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