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62章(1/2)
凌珺心中烦躁,太上皇在宫里作天作地的要求皇上免了甄映春的罪,还得寸进尺的要求他娶了她。
凌珺当然不会搭理他,可总也免不了心烦。
查抄甄家,代表父子俩之间的灰色地带彻底散了笼于其上的烟雾,越加分明清楚了。
甄家完了,太上皇断了一条得力臂膀,总觉得下一个就是自己,却丝毫不肯收敛,反而破罐子破摔,跃跃欲试一步步试探皇帝的底线。
甄映春就是第一个试水。
太上皇绝食相逼,皇上不肯背上不孝的名声,何况一个女子,让了就让了,因此答应各退一步:甄家的事不牵连甄映春,赦其无罪,准她入北静王府,随其姐过活。
太上皇也不能再乱点鸳鸯谱,给甄映春赐婚之事就此作罢。
凌珺不耐烦这些,索性以审案子为由,到大理寺来躲清静。
薛蟠的案子拖了这么久,也该有个结果了。
-
林如海推辞不过,在贾家用了饭,席间贾赦昏聩糊涂,贾珍心怀鬼胎,俱清楚暴露眼前。
贾琏倒还有几分良心,却性子太软,贾蓉、宝玉等更是不提也罢。
林家祖上也曾世袭侯爵,虽圣上加恩,续延一世,四世方折,到了黛玉祖父也已是最后一世。
林如海科举出身,凭的是真本事,又在官场历练这么多年,自然不是贾家一群靠祖上荫封混日子的酒囊饭袋可比。
因此,虽然立场不同,一顿饭在他有心之下,也还算宾主尽欢。
饭毕已是华灯初上,林如海领着黛玉辞别老太太,在贾府众人的心思各异中,踏着大门离开了荣国府。
黛玉既兴奋,又有些不舍,毕竟住了这么久的地方,老太太和姊妹们都是好的,连宝玉,虽有时莽撞无常,也是很好的。
可随着马车离宁荣街越来越远,这些心情也渐渐淡去,父亲终于来了的欣喜填满心间。
黛玉搂着林如海的胳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都是些没意义的散话、闲话,林如海却不时认真点头,听的满面微笑。
马车驶过清冷安静的长街,停在林府门前。
黛玉扶着父亲的手跳下马车,这一次看着家门,更觉亲近异常。
林伯早点了人在门房处候着,此时府门大开,灯火通明,见主人到来,都出来迎接拜见,热闹非常。
林如海恐惊扰邻里,抬手压下,示意众人悄悄的。
黛玉面上始终挂着笑,可回首间却总觉得忘了什么。
直至洗漱后上床躺下,才忽然想起,那只猫已经一日未见了。
也不知又做什么去了,叫他不来,看下回去贾府扑个空!翻了个身,黛玉想着,也迷迷糊糊睡着了。
-
前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王夫人这里却是愁云惨雾,几要被薛姨妈的眼泪给淹没了。
“你先别哭了,许是有什么误会也说不定,”她耐着性子哄劝,“今儿晚了,等我明日递信进去,叫娘娘帮着问一问。”
薛姨妈听了这话,哭声一顿,接着更大声哭起来。
她为了薛蟠的事,已不知又朝王夫人填了多少银子,如今家里生意不景气,铺子也关了好几家,皇商的路子又分了一半出去,便不那么好捞油水了,手里正紧张着,此时正是悲苦交加,悔恨异常。
又不能和王夫人撕破脸,那才是真个人财两空,只能趁着这会子痛哭一场,发泄发泄。
好容易前头席散了,王夫人终于有了借口,说要去送客,便攝了薛姨妈出来。
薛姨妈如今这副样子,眼睛肿的通红,面容憔悴不堪,自然不能去见人,因只得告辞回家。
姐妹俩相携走至二门,便该分道而行,王夫人见薛姨妈仍有隐忍泣音,心中也不忍,便又站了站,安慰道:“林丫头今晚便走了,她一走,谁还能再同宝丫头争去?”
薛姨妈啜泣道:“林丫头去了,还有史家丫头呢,老太太不肯,总有说法拦着,我们姑娘一日大过一日,硬生生耗在宝玉身上了,你可不能叫她空欢喜一场……”
王夫人听了这话,却是得意一笑,四下里瞅了瞅,才道:“你放心吧,我得到消息,史家已给云丫头说了门亲事,等下月她自然要回史家去待嫁的,老在这里算怎么回事儿,总不能从咱们家发嫁吧?”
薛姨妈闻言,连哭也忘了,拉着王夫人一叠声追问:“可是真的?”
“自然,”王夫人笑着道,“我何时骗过你!”
薛姨妈心里终于宽怀不少,也来了精神,不住追问:“说的哪家,人物如何?”
“忠勇伯卫家的小儿子,听着是叫卫若兰的,”王夫人想了一回,道,“他们家同咱们也是一气儿的,只是近些年不大走动,有些远了。”
“他们家这小儿子听说生得不错,又颇通文墨,他跟冯紫英那孩子处的好,这才又跟着走动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