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最后(3/5)
因为家里事多,儿女们也都在议亲,老太太还当卫家这门亲事,因为善桐本人不愿,也就搁置住了。听善桐这么一说,倒是想起来问,“那你娘到底是怎么个意思?还是看好卫家?他家这门亲事有这么好?”
“说起来倒也不算太差。”善桐还是说了句公道话。“婆婆人也和气,虽然轻浮了些,对名利透着热心,但也不是势利小人。说得明白点,牛家那个琦玉姑娘,从前卫太太对她好,那还是因为用得到她,现在对她好,可还有什么用呢?但我看琦玉在他们家住得还是挺安耽的……卫麒山怎么说也算是个武林高手,青年才俊吧。就是我实在和他犯相!再说,善桃姐还没说亲呢,凭什么就要我先说亲呀。要说,把他说给善桃姐去。”
见小姑娘一提到卫麒山,那气鼓鼓的样子实在不像是装的,老太太不禁就微微一笑:“行,那你就挺着,等你娘死了心了,你和我说,我再和你大伯母提一提,要是她也看着好,咱们就真把善桃给说过去。”
提到说善桃,其实无非是善桐无心一句打趣推托,两家亲事,说简单有时候也简单,说复杂,有时候方方面面还都得考虑清楚。卫家的做派连二房都看不上,大太太肯定就更看不上了,老太太老了老了,倒很有几分乱点鸳鸯谱的劲儿。她摇了摇头,没跟着凑合。“那您可还得问大伯母的意思了……”
算算日子,含沁也走了有七八天了。想来那封信应该已经在去京城的路上,善桐便格外将心底的烦恼多露出了几分,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把额头靠到老太太肩上,望着屋角只是不说话,半天才道。“祖母,我想……我想再去西安城一次,住上几天,好不好呀?”
老太太是真的挺有几分不舍的,孙女儿眼看着就要出门子了,还是能带在身边多几天,就多几天。她嗯了一声,“怎么着,才回来又要过去,你不是说看不上卫家吗?可这么一过去,你娘那边说几句好话,架不住这么一相看,要是挑不出毛病来,再说些卫家的好话,稀里糊涂定下了亲事,回头可别怨祖母不出头为你说话啊。”
国丧三个月,眼看着就要过去两个月了,出了国丧就进了腊月十八,一家人连二老爷都要回村子里过年,王氏就是再喜欢这门亲事,也架不住老太太站在善桐这边,要是能够争取到二老爷,一家三巨头里两个都不喜欢卫家,王氏又不是吃了秤砣,这件事自然也就这么过去了……老人家不知道前因后果,会这么安排,也是她惯常的作风,讲究节奏,不急不缓,动静虽不大,一切却都在掌握之中。
但善桐就不这样看了,以母亲对榆哥的偏爱,这一次恐怕还真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其实她都不知道自己再去一次西安还有什么意义,要不是含沁一力主张,要不是她也始终还怀抱了一丝希望……
她就轻轻地叹了口气,略带愁闷地找了个借口,“我就是怕娘自说自话,自己和卫家把话给说满了。这天寒地冻的,来回送信又慢又费事儿,索性我自己跑一趟,再和娘说说。卫家这门亲,杀了我我都不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